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46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德国崛起的道路
材料一:“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以能较快地发展,是同运输业的先行分不开的。按照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的看法,铁路的修筑,稠密的铁道网的形成,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国从经济停滞中拖曳出来,从而改变了德国的整个面貌。①……从1850年到1913年,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2. 9%和6.4%,同期,采矿与制盐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  2.0%和5.1%,工业和手工业分别为1.9%,1.8%和3.8%。②(《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0》)运输业的先行发展,不仅使统一的国内市场迅速形成……而且带动了与之紧密相联的钢铁工业、一般机器制造业、电气工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等许多部门的发展,这是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跳跃发展的前提。”

----林进成《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问题:
(1)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属于间接证据的是 。(填写序号)
(2)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①的主要看法是
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②的主要结论是
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3)对于德国的崛起,你是否同意两位学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简答题(共1题)

2.
(一)中国古代的智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历史上的众多“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1)将下列“制度创新”与“重要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重要时期
 
制度创新
1)秦朝
 
A:科举制度
2)两汉
B:金瓶挚签制
3)隋唐
C:郡县制度
4)清朝
D:刺史制度
 
(2)中国古代在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都体现了民族智慧。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D)“儒表法里”;(E)“格物致知”;(F)“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G)“杯酒释兵权”。
类别
重要史实
政治智慧
 
思想贡献
 
科技发明
 
 

3.单选题(共15题)

3.
19世纪五十年代,相对于北方,南方的美国人更倾向于
A.废除黑奴制B.降低进口税C.扩大工业化D.增加自由州
4.
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明显违背启蒙思想中的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C.财产平等D.三权分立
5.
某同学运用以下史实撰写有关某国的历史小论文:①长期议会召开②内战③共和国④君主立宪制。其中还可以选用的史料是
A.《权利法案》B.《合众国宪法》C.《法典》D.《人权宣言》
6.
世界近代史上历时近百年的动荡,最终才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
7.
规定在各通商口岸“得自由从事各种制造工业”,对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和漫画时代相符的美国对外政策是
A.大陆均势政策B.十四点原则
C.门户开放政策D.杜鲁门主义
9.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
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0.
印尼总统苏加诺曾自豪地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这个会议是指
A.华盛顿会议B.德黑兰会议
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11.
“它先将德国一分为二,再将欧洲一分为二,最终将世界一分为二”。此处“它”喻指
A.凡尔赛和约B.《开罗宣言》C.修筑柏林墙D.马歇尔计划
12.
鼎盛于宋元,衰落于明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港口城市是
A.广州B.宁波C.泉州D.福州
13.
下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章。设计者用牛的形象寓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风格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开拓进取D.拨乱反正
14.
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的是
A.霍布斯B.洛克C.卢梭D.伏尔泰
15.
晚清时期认为“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的是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16.
1919年,李大钊认为有必要把“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转告给读者。这里的“学说”是指
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C.进化论D.十月革命
17.
日本明治维新中与“百卷万国公法不如几门大炮,数册友好条约不如一筐弹药”思想一致的政策是
A.殖产兴业B.脱亚入欧C.四民平等D.强兵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