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43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示意图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幅示意图。

比较图甲和图乙,读取有关西方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有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曾感叹:“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北宋官员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记述:“(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饥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材料二 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名句:“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述:宋太祖尝弹雀(用弹弓打鸟)于后园,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治的突出特点,结合史实分析形成这种政治特点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政治特点对宋代科技文化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材料二的名言名句和事例集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官员体现出这种精神的原因。
3.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春秋时期,上层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的正卿(相当于宰相)子产决心打破这种蒙昧,他主持制定了一套刑书并于公元前536年下令把刑书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看到。子产此举遭到很多贵族反对。晋国的叔向致书子产表示反对:“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镇民之有争心(争斗、投机、钻营)也……民知有辟(法律),则不忌上……‘国将亡,必多制……”“子产顶着来自晋国的压力坚定不移公布法律并依法行事,受到民众欢迎,郑国的犯罪案件减少了,农业和商业也得到发展。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也把范宣子制作的成文法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被称为“铸刑鼎”。鲁国的孔丘认为晋国“铸刑鼎”是亡国之举:“夫普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中之,民是以能尊其责,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qiǎn,违背),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践无序,何以为国”我国过现代著名史学家周谷城高度肯定“铸刑鼎”之举。他说、“反对自反对,批评自批评,而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把礼治演变而为法治。”
——据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的》、周谷城《中国政治史》及百度百科等资料整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郑晋“铸刑鼎”的共同背景。
(2)材料中围绕“铸刑鼎”有人坚决实施有人出面反对,指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并说明郑晋“铸刑鼎”的积极意义。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1-3月,美国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计划人员与其英国同行会语,在美国尚未参展的情况下,就制定了联盟战略的大致轮廓,同盟国战略的核心就是“先欧后亚”,击败德国被列为首要目标。这是因为:德国占领西欧各国后,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大大超过了日本。德国以控制了西欧,并且威胁到了大西洋和拉丁美洲。美国的经济中心和大城市都集中在东海岸,与欧洲隔大西洋相望,而西海岸距美国经济中心十分遥远、距日本也有1万多公里,所以美国惧怕德国甚至与日本,美国海外投资很大一部分在欧洲,仅在英国就占有美国120亿美元国外投资额中的42%,如1937年,美欧贸易额为22亿美元,而美国同亚洲的贸易额仅10.8亿美元。后来,先欧美亚战略成为同盟国知道战争全过程的战略。

——摘编自尹翔《美国在二战参战前的准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制定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先欧后亚的战略。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休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2.单选题(共5题)

6.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七七事变爆发后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7.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显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哪一实体与该主张相符并出自张之洞之功?
A.北洋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总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湖北织布局
8.
狂飙突进运动是1760年代在德国文学和音乐创作领域兴起的变革,该运动持续了近二十多年,处于文艺形式从古碘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之时,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以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悲剧《狂飙突进》为名,组织同名社团,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口号,主张个性解放,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推崇天才和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他们类学观点的核心。由此可见,狂飙突进运动的兴起深受
A.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B.启蒙思想的影响
C.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9.
从产生时间和地城来看,以下诗歌与下图所示相符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0.
考古专家从后来被称为“2013年十大考古发现”的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停基中发掘出了众多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的医书有《五色脉诊》(脉死候》《六十病方》《经脉书》《脉数》等。从该墓中发掘出的医简以及先秦《黄帝内经》、秦汉《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晋代《脉经》《肘后各急方》《针灸甲乙经》、唐代《千金方》、明代《本草纲目》、明清之际《温疫论》、清代《温病条辨》《湿热条辨》等书籍中,我们大致可以作出如下哪一判断?
A.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发现的众多医简表明传统医学在西汉时期达到顶峰
B.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是近现代西方实验医学的基础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D.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以讲究阴阳五行脏肺经脉辨证施治的中医为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