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
材料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截至2008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审查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77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92人,占委员总数的89.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材料四我们中国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是选举民主加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的出现,确实考虑到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民主主要是选举民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说,选举的时候公民是主人,选完了以后公民是奴隶。协商民主的特点首先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以后还可以协商。并不像选举民主,选的时候很高兴,选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整个十九世纪期间,文艺复兴所解放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思想正集中于仍有待进行的创造性的社会和政治改造事业.一股在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发生普遍变化的浪潮冲刷着世界,使得这一变化成为可能的是那解放了的思想最初在科学上的努力。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一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现代的观察家将我们的时—述为存取时代.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传递产生了一个地球村,消除了以往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然而,由于购买必要的设备、维护和升级设备、训练人员去使用这些设备都需要资金,许多国家感到很难融入地球时,联系起来的和没有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存在的鸿沟,也因此可能成为没有边界的世界的一个边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中“人类力童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的浪潮”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说明19世纪前期出现这一浪潮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的“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存取时代”到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在整个十九世纪期间,文艺复兴所解放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思想正集中于仍有待进行的创造性的社会和政治改造事业.一股在人类力量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发生普遍变化的浪潮冲刷着世界,使得这一变化成为可能的是那解放了的思想最初在科学上的努力。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一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现代的观察家将我们的时—述为存取时代.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传递产生了一个地球村,消除了以往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然而,由于购买必要的设备、维护和升级设备、训练人员去使用这些设备都需要资金,许多国家感到很难融入地球时,联系起来的和没有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存在的鸿沟,也因此可能成为没有边界的世界的一个边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中“人类力童和物质生活状况方面的浪潮”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说明19世纪前期出现这一浪潮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的“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说明“存取时代”到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3.
“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经济典型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分析材料所述“决定”的历史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5.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
6.
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理应含有某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新内容。然而,《权利法案》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议会所获得的立法、财政、监督行政权14世纪时已获得了,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自由、不受迫害等权利在15世纪后也已经逐渐得到公认。该内容反映了17世纪英国革命的政治目的是
A.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
C.为确立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D.为确定和维护传统之权利与自由 |
7.
2016年又是美国大选之年,而近些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 |
B.美国总统的行政权不断扩大 |
C.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
D.美国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
8.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的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中,…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
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
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
9.
清人戴鸿慈在日记中说:“观(伦敦)博物院。……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B.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 |
C.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 | D.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
10.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
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 |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入 |
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 |
12.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新民主主义论》 |
B.《共同纲领》 |
C.中共八大决议 |
D.《论十大关系》 |
13.
18世纪以前,初级工业化开始后,西方国家大宗产品供治与大宗原材枓需求逐步增加,但此时中国在与其贸易中往往居于顺差地位。这表明中国
A.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 B.农耕经济发达 | C.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 D.主导世界市场 |
14.
从事长途贩运的山西商帮,为解决商业资金汇兑的需求创办了票号。但近代票号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服务于政府,甚至承担汇兑海防经费和庚子赔款等业务,普通商人和百姓的小宗业务则已完全不看在眼里。这说明近代票号
A.出现了服务对象的异化 |
B.完成了向近代银行业的转变 |
C.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帮凶 |
D.已经演化为封建的官办机构 |
15.
12—13世纪西欧城市产生了行会。马克思认为:“联合起来反对勾结在一起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共同市场的需要……全国的封建结构——所有这一切产生了行会。”而中国的唐宋时期也产生了行会,“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行会制度加剧了商业竞争 |
C.二者都是工商市民反封建的结果 |
D.二者都带有经济垄断性质 |
17.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儒家的民本思想理念受到重视 |
B.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
C.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
D.农业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
18.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
19.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能源与材料问题,拨出专款组织国营工矿东迁,同时给部分私营企业以复员贷款。材料反映的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的政策 |
B.抗战时期经济生产的重新布局 |
C.抗战结束以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
D.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的膨胀 |
20.
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的民族运动“得最宜于组织最易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要“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陈、瞿两人的主要分歧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具有双重性 |
B.是否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C.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先后问题 |
D.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问题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