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38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9/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改革派的最大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他们试图在朝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或者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们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是非常有利益的。他们既不准备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以让人民知道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为着国家和民族民族利益着想,因而应该受到人民的支持和尊重。
——1900年12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
(1)材料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融人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是指什么?(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文中的观点。(8分)
2.
(12分)以下材料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当选集会、总统就职的两次演说。
材料一:在美国诞生的那一年,在最寒冷的季节,一小队爱国志士围着河边快要熄灭的篝火,此时,河流已经封冻,首府被遗弃了,敌人在挺进,雪地上血迹斑斑。在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我们的国父让人民听到了下面的话语:让未来的世界知道,……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危险的警报响起之后,挺身迎向他们。
(1)如何理解文中“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国父”是谁?概述他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的?(6分)
材料二:今晚令我最为难忘的却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黑人妇女:安妮·库波尔。她和无数排队等候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她高龄l06岁。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黑奴制刚刚废除。……当时像她这样的人……不能投票……
(2)“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1787年美国宪法已经颁行,她为什么还不能投票?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6分)

2.单选题(共12题)

3.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同年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立泯系派之见, 共赴国难”。这说明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4.
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A.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5.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 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 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 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6.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7.
“是一位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该人物是()
A.洪秀全B.康有为C.张謇D.孙中山
8.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上述言论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B.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D.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艰巨性
9.
(题文)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当年“对世界事务发挥最大影响的个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图为《时代》周刊封面),主要是因为他领导人民
A.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
B.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0.
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11.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到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其含义是
A.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的基础
B.废除农奴制以维护地主利益为前提
C.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农奴仍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12.
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曾先后颁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仰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教会宣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主教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士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对手——法国靠拢。詹姆士二世的做法()
A.迎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B.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激起了议会的强烈反抗,发动政变D.迫于拿破仑帝国压力向法国妥协
13.
下图为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墙上的动物是已经被希特勒征服的国家。希特勒梦想着把苏联也拖进他的“荣誉室”。下列对漫匦的解读正确的是()
A.德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苏联形势危急
B.纳粹德国已经征服了苏联以外的整个欧洲
C.漫画创作时间应该不晚于1940年
D.此漫画的作者一定是苏联人
14.
1951年美日签订《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申明“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当时的背景是()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
C.日本成为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D.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战败

3.选择题(共10题)

15.(1) {x+y=3xy=10 ,(2) {2(x1)=2(y+2)x+y=2 ,(3) {x+y=5x1y=6 ,(4) {x2=2yxy=1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为(  )
16.

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下列现象被允许的是(  )

①宣传唯心主义观点 ②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③批判斯大林的错误 ④宣传基督教教义

17.

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下列现象被允许的是(  )

①宣传唯心主义观点 ②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③批判斯大林的错误 ④宣传基督教教义

18.1957年2月5日,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中国公演。与之相关的政策背景是(  )

19.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


20.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


21.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何时,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戏总是那一套,帝王将相,小姐丫环,保镖的是黄天霸,搞这一套不行。……一个时期,《戏剧报》尽宣传牛鬼蛇神……文化部不管文化,封建主义的、帝王将相的、才子佳人的东西很多,文化部都不管……如不改变,就改名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  

                    ——《自欺欺人》196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不断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胡锦涛2006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戏总是那一套,帝王将相,小姐丫环,保镖的是黄天霸,搞这一套不行。……一个时期,《戏剧报》尽宣传牛鬼蛇神……文化部不管文化,封建主义的、帝王将相的、才子佳人的东西很多,文化部都不管……如不改变,就改名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  

                    ——《自欺欺人》1963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不断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胡锦涛2006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4.下表为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

下列各项对此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