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37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918年,梁启超赴欧洲游历。1920年,游历归国的梁启超出版了名著《欧游心影录》,并提出了中西文化“化合”说,对当时中国文化界震动极大。节选如下:
“……从前欧洲人民,呻吟于专制干涉之下。于是有一群学者,提倡自由放任主义,说道政府除保持治安外不要多管闲事,听各个人自由发展,社会自然向上。……然而社会上的祸根,就从兹而起。现在贫富阶级的大鸿沟,一方面固由机器发明,生产力集中变化,一方面也因为生计上自由主义,成了金科玉律。……到十九世纪中叶,更发生两种极有力的学说来推波助澜,一个就是生物进化论,一个就是自己本位的个人主义。……所以就私人方面论,崇拜势力,崇拜黄金,成了天经地义。就国家方面论,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变了最时髦的政治方针。这回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其起原实由于此。将来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其起原也实由于此。
……“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渴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到幸福,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救济精神饥荒的方法,我认为东方的——中国与印度——比较好,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一个国民,最要紧的是把本国文化发挥光大。……“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
问题:
(1)材料中“全世界国际大战争”和“各国内阶级大战争”各指什么?
(2)你如何看待梁启超提出的中西文化“化合”说?
2.
   
(1)将与上图中对应国家代号(字母)填入相应位置。
题号
国家
言论
 
(1)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2)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3)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4)
 
“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5)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五国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3.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两个甲子之前的戊戌变法,既是晚清系统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至今仍有不少课题值得研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随后的问题。
材料一

(1)请对材料一中图片的史料价值加以判断。(填入符号,
①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措施的影响,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__________
②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较有价值的史料是:_____________
③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结局,较为全面的史料是:_____________
材料二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儿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里逊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四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2)材料二、三、四都在解释什么问题?
(3)你认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有何价值?

2.单选题(共8题)

4.
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南昌起义
②中共“一大”
③亚非会议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
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瓦解的历史事件是
A.东欧剧变
B.德国统一
C.柏林危机
D.苏联解体
7.
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佛郎机夷”当指
A.葡萄牙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8.
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
B.电力/煤炭
C.内燃机/蒸汽机
D.蒸汽机/内燃机
9.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0.
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
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B.“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
C.“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D.“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1.
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