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35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谕军机大臣等……粤省地窄人稠,沿海居民大半借洋船谋生,不独洋行之二十六家而已。且虎门、黄埔设有官兵,较之宁波之可以扬帆直至者形势亦异,自以仍令赴粤贸易为正。本年来船虽已照上年则例办理,而明岁赴渐之船,必当严行禁绝。但此等贸易细故,并非十分重大之事。可传谕杨应琚,令以已意晓谕番商。……此于粤民生计并赣、韶等关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看来番船连年至浙,不但番商洪任等利于避重就轻,而宁波地方必有奸牙(奸诈的买卖联系人)串诱,并当留心查察。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德川家康执政之初,西南外样大名(类似中国的封疆大吏)仗侍幕府允许,利用地利之便,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通过对外贸易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那些与天主教联系密切的大名,还大量走私铁炮、火药等违禁物品。这种状况严重冲击了日本幕府的对外贸易特权。
德川幕府为获得贸易利润,充实财力,准备消灭丰臣遗族及异己势力的内患,以树立全国统一的专制政权,借禁教、禁止私人出海贸易,同时也完全禁止了各大名私人经营的海外贸易。……通过全面“锁国”,幕府逐步限制并独占了对外贸易,基本上制止了西南大名利用海外贸易增强割据实力的倾向。

——摘编自《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乾隆时期只准洋船赴粤通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日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2.
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财物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这一做法
A.意在局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B.说明包产到户初见端倪
C.意在解决市场物资缺乏问题
D.推动了人民公社化建设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也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back-to-backhouse,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住宅区。“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
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捉供了55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翔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摘编自《观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
4.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狮、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已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摹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摘自朱天曙《中国书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轼书法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

2.简答题(共1题)

5.
(题文)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

3.单选题(共6题)

6.
1937年底到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这说明
A.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道
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
C.国际时局变化影响西方媒体关注程度
D.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
7.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由此可知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8.
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主要反映这一时期
A.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
B.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C.私商成为了商人主体
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9.
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的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该物品最有可能是
时间
1576年
1586年
1596年
1602年
估值
30万比索
50万比索
100万比索
200万比索
 
(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使用的货币单位)
A.玉米
B.茶叶
C.鸦片
D.白银
10.
古希腊悲刷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
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安排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
11.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材料表明“世纪病”
A.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