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83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6

1.单选题(共11题)

1.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材料不能体现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分权制衡
D.人人平等
2.
从刘邦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的“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已发生根本的转变
B.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C.人民大众与统治者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D.从“家天下”走向“公天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
1912年1月1日,孙文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地方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表明
A.“五族共和”的思想被抛弃
B.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单一民族建国思想
C.孙中山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
D.从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的确立
4.
下列战役属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5.
爱国诗人丘逢甲率绅民上书清政府:“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以下符合丘逢甲践行其誓言的行动是
A.驾舰撞向“吉野”,不幸中鱼雷与舰同沉
B.率领黑旗军,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伏击日军
C.组织领导义军,在新竹、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D.淞沪抗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其三易主帅
6.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中国某岛,在岛上推行“皇民化运动”,强迫中国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时令节气等方面仿效日本。日本占领的是
A. 黄岩岛
B. 台湾岛
C. 海南岛
D. 崇明岛
7.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守为攻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8.
下列不属于新时期新型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A.村民自治
B.城市居民自治
C.职工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两岸“三通”的实现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0.
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大量“书社”组织,“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书社”的大量出现说明齐国
A.井田制最早瓦解B.管仲改革效果显现
C.建立起郡县制度D.率先使用铁犁牛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