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27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下表是1931~196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欧美主要国家获奖人数统计。由此可见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人数
68
31
6
19
 
A.美国教育快速发展B.美国科技水平领先
C.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D.知识经济在美国初显端倪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
——冯自由《革命逸史》
材料二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8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

——摘自《历史千年》“商鞅变法”

材料二 1871年(明治四年),在萨、长、土三藩合作下,调集一万兵力于东京,并由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政府中枢,而后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废藩……同年11月,实行所谓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伊藤博文曾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

——摘自《日本近代史·近代国家的建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概括商鞅“行县制”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行县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伊藤博文的观点。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共同影响。

2.单选题(共7题)

4.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5.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6.
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晚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海防。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
注意到,东邻日本派人到英国学习造船技术,“彼此同一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
譬如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如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为此清政府批准创办福
州船政局(下设造船厂和船政学堂)。以上材料说明福州船政局的建立是
①维护清政府统治所需
② 抵御海上外患之需
③中国近代造舰育才基地
④民族工业的“开山之祖”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图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8.
苹果落地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有好多版本。其中关于当时牛顿的年
龄就有三种说法,关于牛顿是否被苹果砸中就有两个版本。这说明
A.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后人证实
B.客观历史常常被人们主观臆断
C.科学成果的产生与当时的条件有关
D.历史的真相总是被假象所掩盖
9.
章开沅在《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中说“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
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曲高和寡”的主要社会
原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B.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即将完成
C.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目标不够具体
D.没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中作出表2小结。其中对时代背景分析有误的是
表2
时期
教育家人数
时代背景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A.大动荡给社会带来根本性变化
B.以选贤任能代替世卿世禄
C.学在民间使士的地位提高
D.各国变法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共4题)

11.

在算式□12÷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blank#}1{#/blank#};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blank#}2{#/blank#}.

12.一个梯形,直角最多有(  )
13.一个四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14.一个四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