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三历史考前强化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27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观点
来源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在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在发展生产赚取利润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又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994年
如果重新理解晚清以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或者说近代中国所走过的全部道路,我们应该承认,正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每每引领中国社会往上走,正是中国资产阶级逐步从社会的边缘阶级逐渐成为社会重心,引领社会、稳定社会,并为社会指明发展方向,方才使中国社会在过去两百年的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波折,减少了震动。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2013年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它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及。成书于1643年的《崇祯历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没有完整介绍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对地动说进行了否定。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如清朝著名经学家阮元在其《畴人传》中说:“其(日心地动说)为说至于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所以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自杨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真正得以健全和推广,却是在战国时期。《墨子·尚同》中提到的行政系统为天下、国、乡、里。《管子·小匡》中提及齐国的行政系统是国、乡、州、里。规定二千户为一乡,五十户为一里。《周礼·大司徒》中将王国百里之内划作乡,百里之外划作遂。乡内的组织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一万两千五百户为一乡,二十五户为一里。各国统治者通过乡里组织,将统治延伸到基层的乡村社会。《周礼·里宰》记载里宰的职责有掌握“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耘”。掌握夫家众寡,成丁口数,以起徭役,以课贡赋。“掌其戒治”,宣读邦法,负责地方诉讼讯问。同时定期把地方百姓的行为汇总上报,惩恶扬善。乡里组织作为一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在战国时期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顾旭娥《战国时代乡里制度的渊源及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乡里组织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乡里组织的功能及其影响。

2.单选题(共7题)

4.
19世纪年代后,英国一党长期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在野党被称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其批评、监督和限制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这反映出英国
A.在野党得到国王的支持
B.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C.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D.两党竞争取代一党专政
5.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指
A.皖南事变B.跃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6.
农民土地问题上,1917年8月前,布尔什维克尽管支持农民废除土地所有制的要求,但并不同意按农民的要求平分土地。6月,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了自己的党纲,遭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强烈批评。但到8月,布尔什维克把社会革命党的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这反映了当时的布尔什维克
A. 在土地问题上缺乏成熟的考虑
B. 试图削弱其他各党派的影响
C. 直接重视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
D. 意在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7.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
B.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王侯拥有高贵的政治地位
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8.
下表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状况变化表,从表中可见其演变的核心主线是
时间
发展状况
1920年1月
刘鸿生在苏州创设鸿生火柴无限公司,跨入火柴业第一步
1930年7月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合并上海萤昌、中华两公司,组合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937年7月
日资企业要求与其合作,成立中日合资企业,遭到刘鸿生拒绝,开始受到日方挤压
1937年11月
上海沦陷后,被日本接管
1949年9月
由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成为上海火柴厂,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A.曲折发展史
B.斗争反抗史
C.爱国历程史
D.体制演变史
9.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10.
16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在其《君主论》中主张:“要不择手段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该主张(  )
A.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是罗马教廷的政治诉求
C.反映了地主阶级反教会压迫的愿望
D.是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