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制宪会议)
材料一:

(注:麦迪逊(1751年—1836年),美国宪法之父;林达中国当代作家)
(1)就研究美国制宪会议而言,以上四则史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填字母)。
材料二:《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一书中的叙述:
麦迪逊认为,组成一个好的政府的关键,是控制好权力。他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再构筑任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道理是对,可是,又怎样在“制度上”使这个“好政府”的权力,就恰到“好”处呢?在麦迪逊看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2)在麦迪逊看来,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麦迪逊政治主张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3)结合所学,简述费城会议取得的成果。
材料一:

(注:麦迪逊(1751年—1836年),美国宪法之父;林达中国当代作家)
(1)就研究美国制宪会议而言,以上四则史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填字母)。
材料二:《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一书中的叙述:
麦迪逊认为,组成一个好的政府的关键,是控制好权力。他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再构筑任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道理是对,可是,又怎样在“制度上”使这个“好政府”的权力,就恰到“好”处呢?在麦迪逊看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2)在麦迪逊看来,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麦迪逊政治主张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3)结合所学,简述费城会议取得的成果。
2.
“体”“用”之变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体”“用”观的变化。
(2)概述近代中国“体”“用”观变化的时代背景。
(3)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体”“用”之变的认识。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注:冯桂芬改良主义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
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张靖达公奏议》卷8
材料三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饮冰宝文集》之二第3一4页
问题:(1)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体”“用”观的变化。
(2)概述近代中国“体”“用”观变化的时代背景。
(3)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体”“用”之变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