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相隔百年的改革
材料一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的复位使政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标志着一个新日本的诞生。此前,福泽渝吉在培理到达日本之后不久,就立志从头学习英文,不惜以仆人身份挤进日本赴美考察团,实地考察西方文明。后来他游历了欧洲,并在一系列大众出版物中介绍了他在国外的见闻,对德国印象尤为深刻。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启程访问日本。他在访问中感慨地说: “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必须承认这一点。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学习很多东西。”两个月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
(1)福泽渝吉因何事刺激而立志学习西方? 德国给他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日开启改革的相似性。
(3)你怎样看待中日两国的改革?
材料一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的复位使政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标志着一个新日本的诞生。此前,福泽渝吉在培理到达日本之后不久,就立志从头学习英文,不惜以仆人身份挤进日本赴美考察团,实地考察西方文明。后来他游历了欧洲,并在一系列大众出版物中介绍了他在国外的见闻,对德国印象尤为深刻。
——改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启程访问日本。他在访问中感慨地说: “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必须承认这一点。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学习很多东西。”两个月后,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
——摘编自《中日外交风云中的邓小平》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
问题:(1)福泽渝吉因何事刺激而立志学习西方? 德国给他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中日开启改革的相似性。
(3)你怎样看待中日两国的改革?
2.单选题- (共14题)
7.
图中人民庆祝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制定此宪法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