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81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法典,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30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盜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有较大影响。
《大明律》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肯定了明初人身地位的变化,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礼”与“法”的结合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大明律》是朱元璋一生中“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他视其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令全国官吏军民诵习。其目的是通过律令的教育和宣传,使广大人民服从封建统治。
(1)根据材料,概括《大明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明律》制定的意义。

2.单选题(共13题)

3.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权力机构相互制约
B.公民内部轮番而治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4.
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体现了该时期的法律
A.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注重形式和程序,缺乏灵活与变通
C.深刻折射帝国扩张中的困境
D.注重维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5.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在古罗马所起的作用不大
6.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7.
“它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也变成“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它”是指
A.光荣革命
B.1832年议会改革
C.内阁制的建立
D.两党制的确立
8.
美国1787年宪法很好地使政府通过自身的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同时,又很好地控制了自己。下列最能体现美国政府“控制自己”的措施的是
A.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B.联邦制下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C.规定联邦地位高于各州
D.五个黑人可折合三人计算人口总数
9.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0.
(题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B.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C.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D.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11.
“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12.
近代西方某国同清政府的谈判集中在四个主要问题上:在北京长驻公使,开放长江沿岸的新口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游历,以及赔偿。该谈判所签署的条约最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
《南京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并没有带来欧洲所期望的那么大的贸易扩张。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
A.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
C.清政府决定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南京条约》侵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14.
当代学者在论述某一事件时称,它并非是一次在西方影响下把中国弹射入“近代世界”的尝试,而是对西方到来以前中国内部情势作出的回应,是“一支按照中国主旋律演奏出来的带有西方情调的变奏曲”。该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
15.
太平天国领袖创立拜上帝教,立常以“天父、天兄下凡,附体上身”来发布命令。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体现中外宗教冲突
B.盲目排斥西方文明
C.缺乏科学思想武器
D.没有统一组织领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