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18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理性与民主”
经典之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1)依据提示,完成表格。(填字母)
D严复E陈独秀F魏源
H“物竞天择适者生存”I“民主科学”G“师夷长技以制夷”
书籍刊物
著者(译者编者)
核心观点
A
 
 
B
 
 
C
 
 
 
(2)特定背景下的书刊,其思想内涵往往与时代紧密相联。请谈谈上述三份书刊所表现出
的此种特征。
(3)有观点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2.
   “法律——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的图片内容分别代表着一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并说明美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在逻辑关系。
(2)作为“可视的历史”,以上图像对于研究美国、法国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有什么价值?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美国宪法是......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2.单选题(共14题)

3.
按照1787年《合众国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的构建原则是
A.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B.自由民主、平等法制
C.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D.君权神授、等级社会
4.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
“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改编。改编后的中共军队隶属于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工农红军
6.
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事件发生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7.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至此,苏联的历史终结。苏联解体宣告了
A.马克思主义理论失败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C.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D.美国和平演变政策的胜利
8.
出土和传世的商朝青铜器数以万计,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作
A.酒器
B.乐器
C.兵器
D.礼器
9.
下表是《19世纪英法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表中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西城市化进程差异显著
B.工业革命深刻影响城市化进程
C.英国引领世界城市化进程
D.中法两国城市化水平大抵相当
10.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是
A.开平矿务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1.
甲午战争击碎了国人对洋务自强的美好憧憬,以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明定国是”诏颁布
B.《天演论》译著发表
C.《时务报》创刊
D.“公车上书”的发生
12.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主张体现出的时代强音是
A.变法图强
B.强国御侮
C.改革开放
D.西学东渐
13.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实行地税改革,关于土地的规定是
A.承认私有和买卖权
B.没收封建主土地
C.全国土地收归国有
D.给无地农民分田
14.
15-16世纪,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
A.君主立宪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
D.封建等级制
15.
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这一历史佳话出现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祖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6.
清朝前期,以抗击外来侵略形式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事件发生在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