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三明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1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7/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
材料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Bolshe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注意的胜利》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原文)。据此说明其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重大意义。(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发表的社会背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转型时期的贡献。(8分)
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材料二、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兴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的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2.论述题(共1题)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7年拿破仑迫使普鲁士族君主国家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改革敕令规定:“各邦的任何居民都有占有或抵押任何种类的土地财产之法定资格,而不受各邦方面的任何限制。”“那些由继承或由权其自身利、或由永佃、或由分薄持有而占有其农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应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807年11月。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后,教士、修道士、市民、农民,都被与战争一样的不可思议的热情振奋起来。各种热情都这样一致地趋向同一目的。是空前未有的。自豪感、对祖国的爱……人民荣誉和军事荣誉……激使西班牙人进行最决死的防御。……西斑牙人在半被爆炸破坏的建筑物废墟里,一直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其洛克·奥尔洛夫编《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1)恩格斯说:“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2)材料二中西班牙人为什么“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单选题(共8题)

4.
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
A.罗马法的发展进程与市民权发展同步
B.罗马法的拓展有利于罗马文明的延续
C.从结果上看万民法就是市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与法律征服同样重要
5.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
A.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发生动摇
B.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6.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冶炼工艺技术产生于(   )
A.夏商周B.春秋战国
C.魏晋南北朝D.宋元时期
7.
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意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玩意是
A.电报
B.电话
C.电影
D.电视
8.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下列属于全球性问题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认识你自己”原来是一句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其用意是()
A.神赋予了人独特的禀赋和价值
B.面对神灵和社会,人要有自知之明
C.人应认识自己,摆脱神的控制
D.因为人难以认知,所以要放任自我
10.
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A.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
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
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
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11.
下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B.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
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
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