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15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5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国民党着重于结合国内外各种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随着北伐的推进。“革命外交”付诸实践。国民政府收回了海关附加税权力,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又迫使列强接受对关税主权的谈判。国共关系破裂后,蒋介石认为苏联处于列强的包围和敌对状态中,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强制收回中东路发动战争,因此,力促东北地方当局“收回中东路主权”。1929年7月,张学良派军队占领中东铁路,并将苏联在沿线地区的一些机构查封。
对此英美等国表示难以接受。法国驻美大使也认为,中东铁路是苏俄的产业。日本一直将满蒙视为其核心利益,建议各国:反对中国单方面废止条约权利。在国际舆论一边倒的支持下,苏联态度非常强硬。8月下旬,苏中两国在中国东北境内爆发武装冲突,中方一败涂地。国民政府不得不表示,中东路的局面按苏联的要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状态。
中东路事件后,列强共同抵制了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要求。“革命外交”陷入停顿状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日军“保护日本合法权益”为借口出兵时,美英各国同时表示了对日本的同情,他们均认为这是又一起中东路事件,又是国民政府试图挑起事端,单方面废除条约规定的日本在东北的权利的“革命外交”。
——摘编自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4-1931年间,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日本对待南京政府“革命外交”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并简析其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春秋战国,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关系也有了重大变革,“工商食官”的羁绊被冲破。各诸侯王普遍把通商惠工作为富国强兵的必要条件。在齐国管仲辅佐桓公,鼓励商人来齐做买卖,出于征收关税、平准物价的需要,管伸提出:“街石一称、牛斛一量、丈尺一绰(准)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管子》一书多处以度量衡来解释法度,如《七法》云:“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制度化和法律化,使度量衡成为官民日常所用之器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一时期齐国商业繁荣.活跃着一些富至“千金”、“巨万”的工商业主,个体手工业和小衣经营者生产的产品也部分或全部拿到市上去出售,商品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摘编自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在齐国统一度量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齐国统一度量衡产生的主要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大举反攻,乘胜收复失地。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曼施坦因趁机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使其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完成了兵力的集结。德苏双方在库尔斯克形成僵持。曼施坦因希望通过一次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制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凌晨。苏军抢先实施了炮火打击、德军被迫提前发起进攻。从7月9日起。蓄势已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兵力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6950架。德军也加大了对库尔斯克的增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门火炮以及500辆坦克、5000架飞机。7月10日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7月13日,希特勒紧急召回曼施坦因,决定停止“堡垒”作战,将主力部队调往意大利。苏军随即向德军发起大规模反攻,8月23日库尔斯克大会战胜利结束。
——摘编白《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曼施坦因制定“堡垒计划”时苏德战争的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曼斯坦因“堡垒计划”未能实现的原因。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14年,陶行知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随后,他去美国学习现代教育。1917年回国以后,他投身乡村普及平民教育,亲自编写教材、筹措基金、征集同志、开设学校,几年间,全国农民的识字率上升了二三十个百分点。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的晓庄创办师范学校,“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稷棉下工夫。”这副对联表达了他的办学宗旨。“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是他一生的写照。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口号,并投入到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之中。***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东南联合大学校长美国人布莱恩·库朋也评价他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根据人民网资料编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陶行知受到各界盛赞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单选题(共6题)

5.
公元前367年,罗马颁布《李锡尼法》。废除了六人军事指挥官政体,恢复二人执政官制度、规定共和政府的所有要职向平民出身的人全面开放,贵族和平民之间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参加选举。这意味着在当时的罗马
A.平民可与贵族轮流执政
B.民主政治体制得以建立
C.军人政治转向民主政治
D.法律与时俱进取得发展
6.
内阁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的他必然存任,不过,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设立内阁辅助其行使行政权。所以,美国内阁就成了一个常态存在。由此可知美国内阁
A.属于总统顾问
B.需对国会负责
C.集体进行决策
D.没有实际作用
7.
日俄战争期间,买办出身的清朝工部侍郎盛宣怀邀请英、美、法、德代表,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1910年,清政府降旨派盛宣怀任该会会长。盛上任后,将“中国红十字会”易名为“大清红十字会”。这表明当时
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被列强掌控
B.买办成为左右清廷的新政治力量
C.满清贵族已经无力控制政局
D.大清红十字会官办色彩浓厚
8.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
D.独立自主逐步的走向成熟
9.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10.
明朝开国、铸造铜钱、发行“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到洪武末年,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皆以金银定价,禁而不止。政府也开始在一些地方“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这一-变化表明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B.民间推动朝廷政策调整
C.政府降低赋役征收份额
D.钱钞造成交易定价困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