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全国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07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危机经常不请自来——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后,人类社会似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困扰。
重大经济危机
概况
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
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货币危机开始后,股票大跌,银行纷纷倒闭,大量工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英国政府采取呼应机器制造商的要求,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各国政府都采用凯恩斯主义来应对。1933年开始扩军备战,1938年爆发世界大战,直到战后恢复,出现了所谓战争景气,凯恩斯主义的作用得以扩大延伸,盛行了40年。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立即把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进行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递减5%。接着,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石油禁运导致原油供应不足,油价从每桶3美元猛涨至12美元,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扫过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而为了帮助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中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对人民币实行贬值。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滚雪球”效应,已经从房地产业蔓延至银行、股市、油价。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下跌,进而威胁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
 
——摘编自范帅邦《经济危机的迷雾》
根据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经济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治者自称“天子”,他从天那里接受统治人民的“天命”。告诉人们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所谓“现象授时”。同时这也是帝王的特权,对此帝王统治者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改变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味。改历不仅是专业的天文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除了历法以外,占星术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对应宇宙论中的重要一环。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汉代的董仲舒把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提出“天人相与之际”的灾异谴告学说,使占星术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摘编自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牛顿生活在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他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及“天人感应”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天文学对东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经历了庚子事变的惨痛教训,朝廷上下意识到非改革难以自保,清廷决意行新政。而千头万绪,兴学堂、停科举、奖游学为茕大者。袁世凯上奏朝廷“改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恭折仰祈盛鉴事”。他认为“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外,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名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春季清廷接受袁世凯的要求,现有官员必须接受新的学术机构的重新培养,而且必要的时候要到国外进行考察。此外,他还在直隶省城筹办学堂,“一切章程……至指授西学,需用洋员,查有美人丁家立……现已招致来保,仍派充西学总教习”。1905年,经历了一场日俄战争的危机,袁世凯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要求废除旧的科举制而代之以新的考试制度。袁世凯在直隶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典范模式。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之后,《凡尔赛和约》墨迹未干,美、英等战胜国就偏离和约的原则和相关条款,采取了“抑法扶德”政策,为日后希特勒上台加快扩军备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巴黎和会上,英、法、意、美等国将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转送给日本,这纵容日本军国主义者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步伐……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挑起“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美、英、法等控制的国际联盟竟然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利”。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英两国政府依然对日采取姑息、怂恿的绥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在美国支持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妄图实现“欧洲普遍绥靖”,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1939年7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承认日本侵华现状,同意不妨碍日本在华行动。美国为集中应付欧洲局势,自1940年11月起与日本进行正式或非正式谈判,力图缓和美日矛盾。这种做法实质上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也未能阻止日本军国主义大规模空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
——摘编自钱文荣《二战教训的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英法美对德、日的政策及其后果,并概括指出英法美对德、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法美对德、日的政策所带来的启示。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祖冲之(429—500),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他“专功数术,搜炼古今”,广泛地收集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公余之暇坚持进行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并改革了闰法和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积累了大量的新资料……他在《九章算术》少广章开立圆术的注释中说,“欲陋形措意,惧失正理,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表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虚心和慎重的科学态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祖冲之科学成就及其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祖冲之的科学态度。

2.单选题(共10题)

6.
在遵义会议上,***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其主要目的是
A. 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 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
C. 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 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
7.
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这意味着
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
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8.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9.
1962年《人民日报》社论批判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即“在战略上不敢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轻率、鲁莽,那就既会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会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态度是
A.批判苏联在冷战中的不作为
B.反对苏联核冒险中的错误行为
C.赞扬美苏妥协维护世界和平
D.发出对抗苏联示好美国的信号
10.
公元748年,某高僧路过广州时记载了其所见所闻:“江中(珠江)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船,不知甚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货如山,其船舶深六、七丈,狮子国、大食国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这反映出唐代
A.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港口城市的繁荣
B.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C.开放的对外政策促使外来移民的增加
D.广州成为中国贸易第一大港
11.
“小私有制约了生产的发展,于是这些竞争能力强、资本集中企业兼并分散落后的小企业,使自己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并在内部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调配,使得生产能力得以继续发展”。这说明
A.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
B.限制私有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
C.垄断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D.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兼并重组
12.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理由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虽然失败了,但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也及格了,只不过从成绩上分析不如日本这个优等生成绩好而已”。此观点旨在强调洋务运动
A.开近代中国改良主义之先河
B.“求强”未果,但“求富”已得
C.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D.改变了民族自卑的大众心理
13.
彼特拉克说:“没有城市,就没有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到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波尼亚、罗马等城市都有一些数量有限的人通过不同的形式(绘画、雕塑、建筑、教育等)传播着人文主义。这体现了
A.人文主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B.文艺复兴突破了地域的界限
C.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D.城市是传播人文主义重要媒介
14.
下列为《红楼梦》中的部分描述,由此表明《红楼梦》
第三回
黛玉进入“荣禧堂”……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多高的青绿古铜鼎……一边是玻璃盆。
第三十九回
“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第四十回
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第五十二回
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吧……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A.属于历史演义小说体裁
B.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C.描写情节均有事实依据
D.否认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5.
康有为指出:“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人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尽平等,无形体之异也”;“人类之生,皆本于天,同为兄弟,实为平等”;“侵权者谓之侵天权,让权者谓之失天职”。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君权天授
D.自由平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