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嵩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考试 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
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

(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
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据材料一,列举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并指出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民皆醒矣”?说明理由。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1643-1727),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牛顿除了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同时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他因在研究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普朗克(1858-1947)是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就有什么特征?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4)概括三位科学家取得物理学方面成就的共同原因。
3.
(历史选修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人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做工,能给百人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籍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三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运用之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1)据材料,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济思想?
(2)简述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3)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
4.
(历史-选修3)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发生于什么时间?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针对伊拉克发动的进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采取了哪些行动?
(3)图二所述现象主要是针对哪一国家而言?
(4)图三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由此观之,海湾战争是一场什么战争?对以后的世界军事舞台有何影响?

2.单选题(共9题)

5.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美苏两极对峙
C.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6.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7.
西汉“百姓多离农亩”,成为“末技游食之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②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
③商人可以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④政府推行发展私营商业的政策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
台湾的称呼在历史上时有不同。古有称“台员”、“大员”、“大湾”、“东番”、“笨港”、“北港”等,葡萄牙人取名为福尔摩沙,乃“婆娑之洋,美丽之岛”之意。台湾在元代被称为
A.琉球B.澎湖C.泉州D.番禺
9.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彻底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10.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
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11.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12.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3.
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B.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3.选择题(共2题)

14.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15.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当有0.2mol硝酸被还原时,参加反应的铜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