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
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早期已有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但明代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化。……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张居正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每逢考核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便强调要将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张居正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同时,张居正又广泛增添人才,提拔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委以重任,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摘自百度百科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明代早期已有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但明代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化。……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张居正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每逢考核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便强调要将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张居正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同时,张居正又广泛增添人才,提拔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委以重任,因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摘自百度百科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章太炎是一位国学大师,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代整体历史、文化进行广大而深刻的诠释。章太炎也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用革命的观点去解释许多事物,如强烈的种族与反专制的观点即是他思想中常见的两个主轴。
许多人因为章太炎是“国粹派”,又看到他文章中的古色古调,便误以为他反对西学,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章氏受西学的影响超过我们的想象,譬如斯宾塞学说对他的影响相当大。……章太炎强调“国学”不等于“儒学”,他提倡的“国粹”或“国学”,是指在君权时代中不得志的经师之学、是与“湛心利禄”的官僚士大夫相敌对的抱残守缺者之学、是与历史上当权派不合作之学、是批评历史上的专制政治及它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学说……章太炎非常强调所有个体之间的平等,以“齐民”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重整传统。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章太炎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章太炎是一位国学大师,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代整体历史、文化进行广大而深刻的诠释。章太炎也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用革命的观点去解释许多事物,如强烈的种族与反专制的观点即是他思想中常见的两个主轴。
许多人因为章太炎是“国粹派”,又看到他文章中的古色古调,便误以为他反对西学,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章氏受西学的影响超过我们的想象,譬如斯宾塞学说对他的影响相当大。……章太炎强调“国学”不等于“儒学”,他提倡的“国粹”或“国学”,是指在君权时代中不得志的经师之学、是与“湛心利禄”的官僚士大夫相敌对的抱残守缺者之学、是与历史上当权派不合作之学、是批评历史上的专制政治及它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学说……章太炎非常强调所有个体之间的平等,以“齐民”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重整传统。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章太炎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思想产生的原因。
2.论述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7题)
5.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
6.
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职务。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A. 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制约
B. 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
C. 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
D. 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
A. 总统受到国会和法院制约
B. 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
C. 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
D. 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
7.
“经***批准,在周恩来主持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从日本、西欧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先后引进了84个项目,使用外汇2.7亿美元,填补了一些行业技术设备方面的空白。”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
B.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
C.中西关系开始改善 |
D.打破了西方的孤立封锁 |
8.
下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 建置 | 作用 |
开皇三年 |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
大业元年 | 开通济渠。 | 接驳洛阳与淮河。 |
开元二十二年 |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
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
9.
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10.
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表中所述现象


A.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
B.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C.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
D.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