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l 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材料 表l 1927-1936年苏、美、日、德、法、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修律是晚清法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01年以新刑律颁布前的过渡性法典,《大清现行刑律》颁行:
刑律共三十篇,三百八十九条,比旧律减少四十七条。现行律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改革死刑执行法。将从隋至清沿用已久的笞、杖、徒、流死五刑,改为死刑、流刑、遣刑、徒刑和罚金,以示和各国办法无异。刑律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并规定死刑仅用绞刑的一种。清代满汉在刑律上是不平等的,犯了同样的罪,对旗人处罚轻,对汉人处罚重。《大清现行刑律》规定: 嗣后旗人犯罪一律科断。
沈家本认为“名法之中,尤以刑法为切要”, 于是在修改《大清现行刑律》的同时,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起草的《大清新刑律》也于1910年公布。这是旧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刑法典。刑法典使用通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原则。
——陈昊《论清末的法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刑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未刑律改革的意义。
材料 修律是晚清法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01年以新刑律颁布前的过渡性法典,《大清现行刑律》颁行:
刑律共三十篇,三百八十九条,比旧律减少四十七条。现行律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改革死刑执行法。将从隋至清沿用已久的笞、杖、徒、流死五刑,改为死刑、流刑、遣刑、徒刑和罚金,以示和各国办法无异。刑律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并规定死刑仅用绞刑的一种。清代满汉在刑律上是不平等的,犯了同样的罪,对旗人处罚轻,对汉人处罚重。《大清现行刑律》规定: 嗣后旗人犯罪一律科断。
沈家本认为“名法之中,尤以刑法为切要”, 于是在修改《大清现行刑律》的同时,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起草的《大清新刑律》也于1910年公布。这是旧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刑法典。刑法典使用通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原则。
——陈昊《论清末的法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刑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未刑律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法国作为刺比亚原油产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动北约介入;而德国等国家由于利益关联度不大,不愿承担为此需付的代价,以至法国激烈攻击德国态度消极。同样,1994年卢旺迭发生种族大屠杀时,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大国也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多个国家甚至一度反对干预。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竭力阻挠联合国安理会向卢旺达派遣维和部队,结果导致60万人在那场大屠杀中丧生。在联合国对卢旺迭的干涉行动中,美国置卢旺达境内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于不顾,而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却极为热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各国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材料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法国作为刺比亚原油产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动北约介入;而德国等国家由于利益关联度不大,不愿承担为此需付的代价,以至法国激烈攻击德国态度消极。同样,1994年卢旺迭发生种族大屠杀时,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大国也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多个国家甚至一度反对干预。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竭力阻挠联合国安理会向卢旺达派遣维和部队,结果导致60万人在那场大屠杀中丧生。在联合国对卢旺迭的干涉行动中,美国置卢旺达境内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于不顾,而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却极为热心。
——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大国处理局部地区问题上的态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各国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辩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
南宋的名人陈亮、黄震、胡宏、陈渊、朱熹等,认为王安石尽坏祖宗法度,聚敛、毒民、生事、开边、卒乱天下、骋私意饰奸言,以为违众自用,剥民兴利,斥逐忠贤。
材料二
臣以为,《律疏》假设条例,其於出罪,则当举重以包轻,因盗伤人者斩。尚得免所因之罪,谋杀伤人者绞,绞轻於斩,则其得免所因之罪可知也。有司议罪,惟当守法,情理轻重,则敕许奏裁。若有司辄得舍法以论罪,则法乱於下,人无所措手足矣。”
——马墙临《文献通考》
20世纪初,梁启超说,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是中国的克伦威尔。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则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安石传》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对王安石评价的不同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评价王安石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辩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
南宋的名人陈亮、黄震、胡宏、陈渊、朱熹等,认为王安石尽坏祖宗法度,聚敛、毒民、生事、开边、卒乱天下、骋私意饰奸言,以为违众自用,剥民兴利,斥逐忠贤。
材料二
臣以为,《律疏》假设条例,其於出罪,则当举重以包轻,因盗伤人者斩。尚得免所因之罪,谋杀伤人者绞,绞轻於斩,则其得免所因之罪可知也。有司议罪,惟当守法,情理轻重,则敕许奏裁。若有司辄得舍法以论罪,则法乱於下,人无所措手足矣。”
——马墙临《文献通考》
20世纪初,梁启超说,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是中国的克伦威尔。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则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安石传》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对王安石评价的不同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评价王安石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4题)
5.
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留有一个“漏洞”,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奴隶主贵族上层分子参与了政权 |
B.是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
C.容易形成僭主政治或军事独裁统治 |
D.是少数贵族和平民代表的民主 |
6.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
B.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7.
下图为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是中国、印度及某些西欧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预测(1980—2020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
B.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中 |
C.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优越 |
D.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前景看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