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97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8

1.简答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汤因比的观点代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传统观点,他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质疑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认为英国的所谓“工业革命”并非短时间完成的。克拉潘在他的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之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来真的需要一个新标记了”。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等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革命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代漕运遭到极大破坏,更使中央财政空竭。当时的漕粮都是散装散运,不仅沿途消耗量大,而且便于沿途官吏的截留和盗窃。漕运都由地方承办,纳税户均出脚钱,从民间无偿征发船工与船只,委托富户为“船头”。他们对船工虐待勒索,以致“人不堪命”。漕船因征自民间,窄小破旧,极易损坏。
为了解决漕运的问题,盐铁转运使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命“囊米而载以舟”,把米装进麻袋,再上船起运。又立纲运之法, “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同时,他在淮河以北列置巡院,在扬州设置漕转院,由国家训练船工水手,漕务完全由中央管理,漕船也由国家制造。从此漕船坚固,使漕粮得到了安全。此外,再利用盐利的收入,分别雇用船工进行漕运,并由国家直接管理。此次漕运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安史之乱后财政调拨上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摘编自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漕运改革的作用。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运动的导火索是苏联部署SS-20中程导弹,以及美国准备在西欧部署潘兴II式中程导弹的对抗性措施。这一事件促使西欧人民对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造成的安全后果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反思,西欧人民强烈感受到核武器的泛滥和扩散实际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严重威胁。于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一浪高过一浪地发起和展开。
这场反核和平运动得到了科学家这一智识群体的积极参与,作为指导思想的反核和平理念得到了经过严密论证的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持。英国妇女组织在北约决定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的格林汉康芒基地每日风餐露宿,反对美国部署导弹,坚持3年之久。在联邦德国,从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最高司今部到准备部署巡航导弹的新乌尔姆美军基地共108千米长的公路上,20万示威群众联结成“世界上最长的人群”阻止部署美国导弹。反核和平运动构成了西欧各国政府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公众压力。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和平运动的强大压力下,作出了限制美国的导弹发射权的政策决定。
——摘编自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蓬勃展开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桑弘羊出身于洛阳商人。洛阳处于汉朝中心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已发展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汉武帝时,豪商大贾们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改革。桑弘羊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主张设法奸禁,也常称引儒书,饰以儒术。他认为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城市的繁荣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营工商业是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这种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就是他所说的“开本末之途”中的“开末”。但是,桑弘羊所要开的末,并非豪商大贾所经营的工商业,而是指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他认为,封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由封建国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对于阻挠封建国家干预经济事务的豪商大贾,必须予以打击。他斥责豪商大贾为“不轨之民”,“困挠公利,而欲擅山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政治经济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桑弘羊的政治经济思想。

2.单选题(共5题)

5.
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基本形成了一项由富人承担的“为公众办事”的捐献制度。“富有阶层对荣誉的热望促使他们频频自愿承担公益捐助,而且这种捐助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回报。”由此可见,雅典的“捐献制度”
A.消除了公民之间的不平等
B.是雅典追求公民自由的体现
C.提高了富人的政治影响
D.使富裕阶层获得了政治特权
6.
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修正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除了“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者”为犯罪的条款,同时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1938年7月,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这说明国民党
A.由集权化向协商化转变
B.放弃一党独裁方针
C.与共产党争夺中间势力
D.阶级立场发生变化
7.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
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
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
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
8.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曲辕犁的推广使用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9.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革命”对贬低人的地位起了促进作用,因为它把人赶出了宇宙中心的尊贵地位,把人贬为无穷无尽的宇宙机器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得出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哥白尼革命”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对宇宙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