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梅汝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山村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后来又到美国留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法学博士。1946年5月至1948年12月,梅汝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他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慷慨吐露心迹:“审判日本战犯是人道正义的胜利,我有幸受国人之托,作为庄严国际法庭的法官,决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那些扰乱世界、残害中国的战争元凶逃脱法网”当得知法庭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宇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因为他的据理力争,终于为国家争取到了应该有的座位。为了伸张正义,梅汝在审判过程中大量公布了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证据,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就用了砍头、挖心、剖腹、碾压、水溺、火烧、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经过激烈的争辨,最后,表决结果以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梅汝参加的东京审判异常艰难,不论如何努力,还是有很多罪恶累累的日本战犯逃脱了法网,这让梅汝璜异常气愤和无奈,回到祖国后他拒绝国际上的全部邀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汝在东京审判中的贡献及审判艰难的原因。
材料 梅汝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山村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后来又到美国留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法学博士。1946年5月至1948年12月,梅汝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他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慷慨吐露心迹:“审判日本战犯是人道正义的胜利,我有幸受国人之托,作为庄严国际法庭的法官,决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那些扰乱世界、残害中国的战争元凶逃脱法网”当得知法庭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宇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因为他的据理力争,终于为国家争取到了应该有的座位。为了伸张正义,梅汝在审判过程中大量公布了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证据,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就用了砍头、挖心、剖腹、碾压、水溺、火烧、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经过激烈的争辨,最后,表决结果以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梅汝参加的东京审判异常艰难,不论如何努力,还是有很多罪恶累累的日本战犯逃脱了法网,这让梅汝璜异常气愤和无奈,回到祖国后他拒绝国际上的全部邀请。
——摘编自廉颖婷《东京审判法官梅汝的家国情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汝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东京审判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汝在东京审判中的贡献及审判艰难的原因。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黄老思想基于“安民”“惠民”的立场,对法家的“重刑轻罪”主张并不首肯。在这种思想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坚持除秦苛法。汉文帝在诏书中清晰标明,“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十二月,除“收孥连坐法”。明令宣布:“废除一人犯罪,家人收为奴婢及各种株连的法律。”这是对旧传统的否定。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9年)五月,废除肉刑,用“笞”刑(用竹板打的惩罚)来替代肉刑中的“劓”刑(砍掉鼻子)和“斩左止”(砍掉左脚),用“弃市”(死刑的一种)来替代肉刑中的“斩右止”(砍掉右脚)。汉文帝废除肉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的刑罚制度远远走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之前。史学家钱时评价说:“至于文帝,乃始以朴俭先天下,务农重谷,省刑罚,薄税敛,而遂措斯世于休养生息之地。三代而下未之有也。”班固对汉文帝废弃肉刑的评价是“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也即是“获得了减轻惩罚的名声,实际上是在杀人”。在此以后,许多朝代的大臣都有过恢复肉刑的提议,可是都由于各种因素没有施行。
——摘编自范本腾《汉文帝的刑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汉文帝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文帝的刑罚改革。
材料黄老思想基于“安民”“惠民”的立场,对法家的“重刑轻罪”主张并不首肯。在这种思想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坚持除秦苛法。汉文帝在诏书中清晰标明,“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十二月,除“收孥连坐法”。明令宣布:“废除一人犯罪,家人收为奴婢及各种株连的法律。”这是对旧传统的否定。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9年)五月,废除肉刑,用“笞”刑(用竹板打的惩罚)来替代肉刑中的“劓”刑(砍掉鼻子)和“斩左止”(砍掉左脚),用“弃市”(死刑的一种)来替代肉刑中的“斩右止”(砍掉右脚)。汉文帝废除肉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的刑罚制度远远走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之前。史学家钱时评价说:“至于文帝,乃始以朴俭先天下,务农重谷,省刑罚,薄税敛,而遂措斯世于休养生息之地。三代而下未之有也。”班固对汉文帝废弃肉刑的评价是“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也即是“获得了减轻惩罚的名声,实际上是在杀人”。在此以后,许多朝代的大臣都有过恢复肉刑的提议,可是都由于各种因素没有施行。
——摘编自范本腾《汉文帝的刑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汉文帝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文帝的刑罚改革。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外实行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开拓世界市场。“大陆政策”日益不符合德国容克阶级的要求,他们极力要求打破其束缚,去争夺世界霸权。毕洛声称,“必须超越俾斯麦的政策”和“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泛德意惠同盟、德意海军协会都满力张德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泛德意志同盟狂热鼓吹德国负有统治世界的使命,大肆宣传大规的扩张计划,他们公开叫嚷,“如果德国不统治世界,那将从地图上消失,两者必居其一”。出任德国外文大臣的毕洛在帝国议会上演讲道:“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谈论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德国的民族沙文主义和传统的军国主义相结合,表现出极大的侵略性,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性。成廉二世在演说中讲到,“世界要仗德意志才得救”“我们是地球上的盐战争前夕,泛德意志主又室传达到了炽热的程度,民众也红热高呼:让皇帝领导普鲁士,普鲁士领导德意志,德意志领导全世界,这充分再现民族扩张主义的勃勃野心及其对世界秩序产生的巨大威胁,也最终将德国引向了战争的深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材料 20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外实行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开拓世界市场。“大陆政策”日益不符合德国容克阶级的要求,他们极力要求打破其束缚,去争夺世界霸权。毕洛声称,“必须超越俾斯麦的政策”和“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泛德意惠同盟、德意海军协会都满力张德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泛德意志同盟狂热鼓吹德国负有统治世界的使命,大肆宣传大规的扩张计划,他们公开叫嚷,“如果德国不统治世界,那将从地图上消失,两者必居其一”。出任德国外文大臣的毕洛在帝国议会上演讲道:“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谈论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德国的民族沙文主义和传统的军国主义相结合,表现出极大的侵略性,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性。成廉二世在演说中讲到,“世界要仗德意志才得救”“我们是地球上的盐战争前夕,泛德意志主又室传达到了炽热的程度,民众也红热高呼:让皇帝领导普鲁士,普鲁士领导德意志,德意志领导全世界,这充分再现民族扩张主义的勃勃野心及其对世界秩序产生的巨大威胁,也最终将德国引向了战争的深渊。
——编自《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特征及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2.单选题- (共6题)
4.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 | 各方面态度 |
12月13日 | 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 |
12月13日 | 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
12月14日 | 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 |
12月24日 | 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 |
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
D.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
5.
二战后,美国不断发生种族危机,这引起国际舆论尤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批评,这迫使联邦政府不断推进民权改革。同时,美国政府也利用改革的成果,向国外讲述了美国种族和民主的故事,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流 |
B.美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远远不如苏联 |
C.国际关系格局影响社会发展 |
D.美苏通过输出价值观争夺文化霸权 |
6.
至元二十一年,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就是说,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个政策反映出元代
A. 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
B. 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 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
D. 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A. 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
B. 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 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
D. 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7.
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无力拨巨款直接投资,且不能承担亏损。但全由私人办理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这类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这类企业
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
B.加速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步伐 |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D.预示了美国经济存在滞胀风险 |
8.
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GDP增长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度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GDP增长率 | 11.6% | 11.2% | 4.1% | 3.84% | 9.3% |
A.GDP下降是国家政策失误造成的 |
B.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 |
C.市场经济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
D.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