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9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5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1917年
德国
天津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苏州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厦门日租界
1917年
德国
汉口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沙市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天津日租界
1917年
奥地利
天津奥租界
1945年
日本
福州日租界
1945年
意大利
天津意租界
1924年
俄国
天津俄租界
1945年
日本
汉口日租界
1945年
各国
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1925年
俄国
汉口俄租界
1943年
美国
上海美租界
1927年
英国
汉口英租界
1902年
美国
天津美租界
1945年
各国
上海公共租界
1927年
英国
九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上海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上海法租界
1929年
英国
镇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天津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天津法租界
1930年
英国
厦门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广州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汉口法租界
1931年
比利时
天津比租界
1945年
各国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46年
法国
广州法租界
1941年
日本
重庆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杭州日租界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清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建立农牧垦殖公司、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农牧垦殖公司应运而生。历年注册的农牧垦殖公司民国元年共有171家。农牧垦殖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的盐垦区、东北新垦区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绝大部分公司由私人集股,合伙投资,在经营上推广近代工业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从1860到1910年的这半个世纪内美国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其中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由于受到“宅地法案”的鼓励,农业区域便向西部推进,直到许多可用的土地都被优先占领。186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是三千万人,到了1910年,住在农庄和乡下为农业所养活的人口就达到了五千万,农庄的数目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增加到1910年的六百万个。在这半个世纪的时期以内,曾经有五亿亩以上的新土地被用于耕种;这个巨大的区域,为千百万人提供了新的住处,为欧洲与美洲不断增长的工业阶层提供了粮食。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大量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早期和美国1860到1910年期间农业发展条件的相似性,并分析美国“农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时期诗赋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朝廷颁布贡举新制,罢诗赋而以经义取士,“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甲辰,立八行取士科”,正式实行“八行取士”。诏令天下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来举荐和选拔人才,学校取士成为进入仕途唯一途径。为了有效推行八行取士,宋微宗御制《八行八刑条》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八行全备之士,经乡、县、州考察核定后,奏入太学,直接成为上舍生,再经大司成考定,可释褐授官,犯不忠、不孝、不悌、不和,终身不齿,不得入学,据《宋史》记载,大观元年六月,“上舍生二十九人及第”…,一批有德之士被举荐出来,如李文会、宋京等人以德服人,堪称典范,地方是否有八行之士,也是衡量官员德化之行的标准,是对家族或乡里的一种肯定。对八行取士,也有士人婉拒躲避,有朝廷官员批驳它注重德行而不强调才能,限制了有主张、有见解的人脱颖而出,将士人的言行框定在“八行”的范围之内。
——摘编自王晓辉《论宋代八行取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八行取士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八行取士的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895年日本的胜利引起了欧洲观察员的警觉。俄国、法国、德国等国政府慌忙要求中国以更多的让步作为交换,迫使日本放弃对台湾岛的领土要求……库洛帕特金在1903年访问了日本后,向沙皇报告说:“我对(日本)的飞速发展感到很惊讶……毫无疑问,日本人在文化上的先进程度堪比俄国人……”
1903年,俄国沿鸭绿江部署俄国军队,使日本人对朝鲜殖民统治的野心受到了直接威胁。1904年2月,双方在仁川港首次交战。日本的突袭引起了俄国人的愤怒,沙俄派出第二舰队,满载圣彼得堡人民必胜和复仇的信念开往战场。由于担心受到日本的突袭,俄国人错误地击沉了一艘英国渔船,也使自己的巡洋舰“极光号”受到重创,行进速度相当缓慢。事实上,日本在8月份就已经取得了满州海岸的海军优势。同时日军迅速占据各个重要据点,俄国在旅顺口的卫戍部队很快发现自己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等俄国舰队到达现场时,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日本人靠着欧洲的方式(更现代的军舰,更严明的纪律,更厉害的大炮)取得了胜利,相比之下,沙皇制度却突然看起来像是“亚洲的”,推翻的时机已经成熟。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与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俄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5.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冼夫人(512—602年),“世为南越首领,多筹略,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后嫁于高凉太守汉族人冯宝为妻。“夫人诚约本族,使从民礼。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犯。”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和陈朝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岭南发生地方叛乱,冼夫人都果断率兵协助平息。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局势混乱,邻近州县推选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保境安民。冼夫人审时度势,迎接隋军进入岭南。后番禹王仲宣起兵反隋,诸州跟叛”,冼夫人出兵平叛,岭南得以重新统一和安定,冼夫人因功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公元601年,番州(广州)总管赵讷贪虐害民,岭南诸部多有亡叛,冼夫人及时向朝廷揭发赵讷罪状,惩处贪官并有效解决了危机。每逢节日,冼夫人出示梁、陈、隋三朝所赠礼品对子孙们说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冼夫人在民间享有崇高地位,关于冼夫人的诗词歌赋数以千计,奉祀冼夫人的冼太庙遍及岭南乃至东南亚国家,形成冼夫人文化。
——据《隋书·谯国夫人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书》为冼夫人立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弘扬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

3.单选题(共8题)

6.
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的重要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裁判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C.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7.
***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
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8.
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9.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
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
B.有利于宋代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
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10.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年代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上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11.
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这说明
A.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
B.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C.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
D.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12.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13.
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
A.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
B.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
C.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
D.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