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89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2.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及其实践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依据这一认识的变化,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所体现的精神。
(2)根据材料二,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推断这一观点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
44
五四运动
45
辛亥革命
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
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
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
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材料三

——《观念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
4.
(加试题)故宫不仅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符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国的商人群体兴起了营造“民间故宫”热潮,其中的代表有晋商的王家大院、徽商的承志堂。承志堂屋内有大小“天井”9间、7处楼层、60余间厅堂,林林总总,想到的几乎都有,但是内外、主次、尊卑、大小、虚实、繁简,依然有序,有条不紊。承志堂采用中轴线通过前院花坛平移的手法,使二门错位,从而避免了视线的一览无余。进入大院后,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而步入厅堂,举目环顾,上下左右,尽是木雕。
——摘编自单德启《安徽民居》等
材料二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仪式,这支队伍穿过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然后出德胜门向北行进。……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的,这是侵华日军16场投降仪式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中国第十一战区考虑了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同时结合国民观礼的需要,决定取消原定于中南海怀仁堂内的受降计划,地点改为故宫太和殿。
——摘编自《北平抗战实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位于哪一皖南古村落,并说明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的主要理由。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建筑装饰的角度说明“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这一结论。1945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为何改在太和殿举行?

2.单选题(共19题)

5.
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这说明古雅典
A.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6.
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
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7.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8.
(题文)(加试题)中俄之间,恩恩怨怨数百年。下列关于中俄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不平等边界条约
B.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结盟关系
9.
有学者在分析某次战役胜利的意义时说:京沪会战失利,首都沦陷……但是,中国军队没有被吓到,一声号令,从四面八方迅速云集徐海(徐州周边),又在……弹丸之地,同日军血战半月之久。这次战役发生在
A.淞沪地区
B.山西平型关
C.湖北枣宜地区
D.山东台儿庄
10.
2017年《公民报》报道,某国际组织再次对坦桑尼亚提供了1.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加快坦噶港、阿鲁沙等七个重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工业化目标。该国际组织是
A.
B.
C.
D.
11.
《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
A.抑商政策崩解
B.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科举制度完善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12.
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下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
年代
工业部门
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
船舶修造业
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90年代中期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B.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C.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D.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13.
近代某画家在日记中写道:“绘画艺术越是有形越能感人肺腑,因为绘画像大自然,多么微小多么宏大的事物都能在绘画中表现。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心灵。”据此判断,下列与该画家风格最接近的作品是
14.
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要着眼于
A.强调责任意识
B.重视科学实证
C.关注理论创新
D.反对封建专制
15.
“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最早出现的时代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6.
下列对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言论解释或评价最为合理的是
 
思想家言论
解释(评价)
A
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为民自正
“无为”是要求君主什么事情都不做
B
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伏尔泰:实行“开明专制”
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D
孙中山: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体现了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
 
A.A
B.B
C.C
D.D
17.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
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
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18.
1919年11月7日,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爱因斯坦迅速成为万人敬仰的科学英雄。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第一次提出了思维时空和物质分布相联系的思想
C.光量子假说的提出,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光电效应
D.英国天文学家通过天文观测证实爱因斯坦的光线弯曲预言
19.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以六十年为一周期。2018年是戊戌(狗)年,下列事件中,同样发生在戊戌年的有
①康有为、梁启超等策划维新变法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0.
对下图所示战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B.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
C.西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D.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
21.
下图所示为二战中的一次重要作战行动。该作战行动是
A.火炬行动
B.霸王行动
C.敦刻尔克战役
D.阿拉曼战役
22.
(题文)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面都有所建树。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
②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③在当时科学领域达到较高水平
④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
(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
B.《皇村回忆》是二手史料,评价真实可信
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
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