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摸底(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78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归纳***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认为印度实现自治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为实现印度自治采取的斗争对策和形式。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斗争形式和目标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

2.单选题(共9题)

5.
1716年左右,一位皇帝曾言:“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当时“西洋”的英国已经
①打败法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 ②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的基础
③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工厂制度 ④在物理学上取得突出成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的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奠定这种建筑规划格局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7.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8.
***指出:“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材料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D. 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9.
1949年2月,***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访苏的主要意图是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
10.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产、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11.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2.
图再现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实质上是
A.“塞私门之请”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承认土地私有
D.实行“田里不鬻”原则
13.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以下对“这样东西”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适应了资产阶级需要D.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选择题(共10题)

14.

读台湾省地理位置网,回答问题。

15.

读台湾省地理位置网,回答问题。

16.

读台湾省地理位置网,回答问题。

17.“中国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矿.食盐矿中除含不溶性的泥沙外,还有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来去除杂质并得到氯化钠溶液.

18.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20.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21.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22.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一些山脉在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同时也是一些地理界线。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23.

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我国西部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