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80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6

1.单选题(共6题)

1.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题文)《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主要用于
A.原始灌溉B.松土挖土C.除草培土D.开沟播种
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选官制度弊端B.英国政府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4.
电视片《大崛起》说到:“受牛顿定律的影响,……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这段话表明
①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②科学有利于人们的思想
③牛顿指明了社会发展规律
④指出了欧洲近代科技产生的原因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5.
觉悟社是周恩来、邓颖超等二十余名青年在天津组织起来的革命团体,成立于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在觉悟社的第一次讲话时曾说:“我们要组织团体,出版刊物,以改造学生的思想,进而唤起劳动民众的觉悟。”从当时的背景看,周恩来等人成立觉悟社的根本目的是
A.宣扬新思想B.提高民众觉悟C.积聚革命力量D.改造旧世界
6.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为思想界的共识。所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40~50年代B.19世纪60~70年代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