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四区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78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5/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问题:
(1)启蒙思想家所讲的“理性之光”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略叙述自启蒙运动兴起后的三百多年间,“理性之光”是如何驱散黑暗,把世界引向光明的。
2.
材料一:当年《字林西报》称“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
材料三:有观点认为,“西太后她虽然镇压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辛丑和约》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这个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戊戌变法,当年百日维新的范围。”
(1):材料一所言“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有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收获 “洋务运动播下的现代文明成果” 了吗?请简要叙述。
问题(3):材料三的观点有依据吗?请简要分析。
3.
建筑被称作“凝固的历史”。人们在它面前感到了无声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感受到人类进步发展的脚步。

(1)判断图片中属于古代哪一国家的文明及其名称。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古代东西方文明有哪些共同特征?
(3)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

2.简答题(共1题)

4.
“比较”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国与国的比较可以帮助学习与研究者居高观察不同国家间的历史相似处或特殊处。试选择三个可比的角度,比较日、俄两国现代化的相似处。

3.单选题(共19题)

5.
房龙《美国史纲》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里的“它”是指
A.《独立宣言》B.《合众国宪法》
C.《宅地法》D.《解放宣言》
6.
有人说:19世纪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主要指
A.统一的实质是德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B.德意志的统一是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C.德意志境内的所有诸侯国被武力消灭
D.统一宣告了德国的君主制度最终结束
7.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些“城市国家”是指
A.城邦B.租界C.势力范围D.使馆区
8.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
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时主张:“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此后,美国实行的政策中不包括
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组织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0.
“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招牌的后面。……在17世纪最后十几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在英国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圈地运动D.城市化进程
1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19世纪初英国伦敦普通低层妇女玛丽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
A.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厂上班B.听说有一部已经实施的《工厂法》
C.十岁的儿子找了一份工作D.每天用电烤箱为家人准备面包等晚餐
12.
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13.
历史上西方的许多思想家为人类丰富的人文精神宝库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在以下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中,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是
A.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地主是贪婪的野兽, 永不知足的醉汉, 他们留给农民的只是无法抢走的空气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14.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他们每3个月要学习14天《孝经》和圣谕。这可以说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宗旨是
A.改革传统教育制度B.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C.宣扬中华传统文化D.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15.
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井上馨认为:“只有实现西欧化,我国才能同西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独立、富裕起来。”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
A.殖产兴业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自由择业
16.
“……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 / 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 / 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 / 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 / 行使你的权力吧 / 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栗大惊。” 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
A.流露出对沙皇制不满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
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17.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约法》这一规定的其实质意义在于
A.实现国民一律平等B.否定君主专制
C.确立民主共和国体制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18.
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却要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其中“我们的盟友”是指
A.英国B.日本C.法国D.奥匈帝国
19.
下列一组图片是以二战著名战役为题材的电影宣传海报。其中描写太平洋战争历史进程的是
A.B.C.D.
20.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宣称:“…我们在此集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就解决此次战争引起的问题,提出若干当前必要解决的措施;另一是通过当前的这些措施…,以保证持久和平。我认为,成立国际联盟对于上述两个目的都是必需的。”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集会”是指巴黎和会B.“我”代表美国政府
C.“此次战争”是指“一战”D.“措施”包含加入“国联”
21.
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盛大开幕式上,展示了数千年文明古国的风采,其中有一部分题材来自远古时期丰富多彩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对神话的认识最符合历史学要求的是
A.历史久远基本没有历史价值B.是古代先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C.对了解先民活动,有一定的历史价值D.是口耳相传的第一手资料
22.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就新在
①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   ②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
③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④以“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
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下列材料中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B.《评李鸿章的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D.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4.选择题(共25题)

24.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个男孩的母亲生病了,他对母亲说,您好点了吗?母亲说,我好多了,但是走不动路,没法去厨房了。那男孩对母亲说了一句令母亲哭笑不得的话,他说:“那我背您去厨房,好吗?”这个事例给你的启示是(   )

①这个孩子没有自立能力   ②妈妈不疼爱孩子

③孩子太爱母亲了 ④现在的孩子需要自立能力的培养

25.“面子消费”撑了面子多了浪费。中国人太爱面子,这是造成种种铺张浪费行为的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26.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
27.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清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31.对右边漫画《低能儿》理解正确的是 (    )

32.对右边漫画《低能儿》理解正确的是 (    )

33.你赞同以下哪个同学的做法(   )
34.你赞同以下哪个同学的做法(   )
35.你赞同以下哪个同学的做法(   )
36.据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透露,新学期开始前,他们共接到了26个希望取消资助的电话。26名“90后”大二寒门学子主动放弃社会资助,愿将助学金让给新入学的学弟、学妹们。虽然他们中大部分人家境并没有好转,自己在食堂依然吃馒头咸菜,一件运动服穿三个季节,但他们坚信已经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开始自立。这些寒门学子之所以选择“自立”,是因为这样做可以(    )

①培养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一定能够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③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心,提高自立能力

④提高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37.对下面漫画《“零家务”一族》认识不妥的是(    )

38.小强是个自立的孩子,下列行为中你认为是他在生活中自立表现的有(   )

①自己叠被子、整理书包

②父母外出时,自己能做饭,料理自己的生活

③让妈妈帮自己洗衣服

④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就向同学、老师求助

39.维吾尔族谚语: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
40.维吾尔族谚语: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
41.

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   )

42.

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   )

43.一场“微型家长会”在实验学校召开,根据一项小调查,13名家长完全认同孩子做家务,占调查总人数的43.3%,反对做家务的家长有11名,占36.7%,有6名家长中立。让孩子做家务(    )

①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

④可以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44.一场“微型家长会”在实验学校召开,根据一项小调查,13名家长完全认同孩子做家务,占调查总人数的43.3%,反对做家务的家长有11名,占36.7%,有6名家长中立。让孩子做家务(    )

①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

④可以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45.一场“微型家长会”在实验学校召开,根据一项小调查,13名家长完全认同孩子做家务,占调查总人数的43.3%,反对做家务的家长有11名,占36.7%,有6名家长中立。让孩子做家务(    )

①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②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

④可以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

46.为了让新生很快地适应初中生活,某中学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整理床铺”“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自立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    )

①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③自立人生少年始

④父母、老师对我们缺少关爱

47.为了让新生很快地适应初中生活,某中学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整理床铺”“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自立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    )

①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③自立人生少年始

④父母、老师对我们缺少关爱

48.为了让新生很快地适应初中生活,某中学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整理床铺”“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自立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    )

①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③自立人生少年始

④父母、老师对我们缺少关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