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73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接受了统制经济学的主张,开始筹划建立国有经济体系。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大纲草案》,规定:“凡关系全国之交通事业……有独占性质之公共事业……关系国家前途之基本工业及矿业……悉由国家经营之。”30年代初“统制经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中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由蒋介石等四名委员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其宗旨就是扩大国家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文明交流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是“东学西传”,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第二阶段:16世纪以后是“西学东渐”。
材料二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文明交往史上的诸多绚丽篇章,和平和暴力是两种基本的交往形式。
——摘编自李翠玉《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个阶段中西文明交往的特点。简要分析“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运用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商君书·修权》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符合古训,有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政治思想,分析影响商鞅思想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康有为“伟大方案”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论证“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这一观点。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5万人。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人沦为难民。以色列扩大了领土,获得东耶路撒冷地区,并把占领的阿拉伯人城镇发展成犹太人定居点。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及、叙利亚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关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大教赎罪日对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短时间内打败叙利亚,迫使埃及军队撤退。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与停火相关的决议,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正式停火。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支持埃、叙。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击的影响和美国的应对之策。

3.单选题(共8题)

5.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雅典
A.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B.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
C.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
D.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6.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
A.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C.革命策略尚未反映具体国情
D.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7.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8.
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9.
1894年盛宣怀奉李鸿章之命接办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后,逐步进行改制,企业名称经历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的变化。这突出反映了
A.商业思维主导改制B.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C.私有化是国营企业改革的良药D.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10.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这种“摘帽”现象
A.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
B.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
C.削弱了公有制经济控制力
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要求
1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
A.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12.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申明“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这表明他
A.注重学术研究的多元化B.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C.坚持自由包容的办学理念D.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