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7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列宁认为,自发的市场意味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因此必须对之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必须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竞赛中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和小资本主义因素,这样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曾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这种对小生产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的警惕,实际上一直在影响列宁和俄共(布)的决策者。列宁认为,实施自由贸易、商业精神和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都是一种“暂时的后退”,必须退得“适度”,并在适当的时机,重新转入“进攻”,即实施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摘编自《列宁“新经济政策”迷评》
材料二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不存在姓“社”和姓“资”之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作为手段,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没有区别,有区别的话就在于所有制的性质不同。
——摘编自《论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改革开放之比较》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市场观与邓小平市场观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市场观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2.
材料(隋)场帝即位之初,因府库盈溢,下令免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男子年二十二成丁,对赋役略有减轻。大业五年,又下诏“天下均田”,继续推行均田制。又以户口多漏,用民部侍郎裴蕴建义,仍用以前“大索貌阅”的办法,普遍检查户口。于是诸郡计账,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二百。用这种争取劳动人手的政策,来加强官府的经济力量。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隋炀帝所采取的经济措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经济措施的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罗伯特·欧文
英国早期工会运动的领袖。1821年,欧文在《致拉纳克郡的报告》中,阐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他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婚姻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罪恶根源,他提出一个以共产主义为基础的改革社会的草案.1824年,他筹集了三万英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新村,进行示范试验。1829年,他一贫如洗地回到英国,就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又进行了三十年的活动。欧文迷信于和平宣传,他曾希望英国女王、俄国沙皇、美国总统等人帮助他实现共产主义新村的计划。
欧文的思想只是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无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摘编自丁建弘《世界历史人物小传》

(1)根据材料,概括欧文的思想主张与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文思想的局限性。

2.单选题(共9题)

4.
有学者指出:若把《十二铜表法》看作罗马法史的开头篇章,则公元6世纪时,登上了罗马法的巅蜂的《民法大全》就是罗马法史完美的最后一章。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法
A.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B.是古代法律的巅蜂
C.体系繁多、内容丰富D.开始于《十二铜表法》
5.
美国立宪之初,最高法院办公点只是国会大厦的一处普通的空间。陌生人在国会大厦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个星期,恐怕也难以找到那“偏僻角落”。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A.司法从属立法
B.分权原则落空
C.司法权的弱势
D.司法保护缺失
6.
1943年:三八”妇女节,延安的妇女领袖蔡畅发表文章,认为妇女的解放要鼓励妇女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劳动。这一看法
A.说明了核心的问题是大生产的需要B.反映出经济的独立促进了妇女解放
C.体现了妇女解放的时代需要和特色D.说明了农业生产中妇女撑起半边天
7.
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A. 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 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 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 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8.
下面是一份关于中国占代江南地以人口数量的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A.人口南迁使北方经济急剧衰退B.明初是江南人口发展的最高峰
C.唐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转折点D.经济格局变化促进人口的增长
9.
有学者说,新航路的开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单边性贸易"模式:白银流向东方,商品流向西方。材料中“单边性贸易”模式反映的是
A.欧洲经济开始主导世界
B.亚洲传统经济仍有其忧势
C.西方殖民扩张步伐加快
D.东方日益沦为西方殖民地
10.
《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材料主要意在说明,当时
A.对进化论认识存在较大偏差B.进化论的宣传主观色彩强烈
C.进化论唤起了民族的觉醒D.混淆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11.
康有为治学,不拘泥于“书法义例之小节”,而是讲求“微言大义”,“即何休(东汉时期的儒家学者)所谓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这反映出
A.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不充分B.康有为的学术研究较为严谨
C.学术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倾向D.康有为的思想让人难以理解
12.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初八日,清廷因会试中试的第一名举人程可则的文章“悖戾经注”,将其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也因所取试卷不遵经注、文理疵谬甚多,而被分别降下级和一级。清廷此举
A.导致清初的文字狱大兴B.促进了科举制完善
C.意在加强思想控制D.规范了官员依法行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