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材料四: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它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东西德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坚持50-100年。谁也不知道,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4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主要目的(2分),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8分)
⑶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 (2分) 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⑷根据材料四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倒塌的原因? (4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分)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2009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材料四: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它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东西德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坚持50-100年。谁也不知道,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4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主要目的(2分),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8分)
⑶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 (2分) 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⑷根据材料四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倒塌的原因? (4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分)
2.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3分)
(4)根据材料四的三幅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3分)
(4)根据材料四的三幅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2.单选题- (共21题)
3.
古罗马法学家说:“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C. 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D. 主张消除阶级压迫
A.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C. 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D. 主张消除阶级压迫
6.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
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
7.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要求: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实践来看,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指
A.资产阶级共和国 | B.社会主义共和国 |
C.新民主主义国家 | D.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
8.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新的真正民主国家”。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 ②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③选民对公社委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 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①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 ②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③选民对公社委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 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黎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①向黎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0.
下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 | 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
11.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常数 |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
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
12.
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
13.
2月2,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成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他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 |
B.农业生产 |
C.祭祀祖先 |
D.纪念庆典 |
14.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商业革命”。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①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得到发展
②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
③非洲所产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
④西欧封建制度加速了解体
⑤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①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得到发展
②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
③非洲所产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
④西欧封建制度加速了解体
⑤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③④ | D.①②⑤ |
15.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
B.解放战争期间 |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6.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17.
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 B.民族工业兴起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19.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21.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在宣传三民主义时的侧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22.
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A.民本主义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23.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3.选择题- (共5题)
27.税成康,这位成都市郫县唐昌镇的普通基层公务员,病逝在36岁。生前,他干的是下工地、爬田坎、量屋角、走农户的繁琐事儿。虽然他的日记“简单、琐碎、朴实,没有豪言壮语”,却让千余家网站转载、众多网友为之动容。透过他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一名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公务员,是一名事务繁杂却能保持平常心的公务员,是一名时刻把“大家”摆在“小家”前头的公务员。税成康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没有惊天动地事迹、却默默奉献的共和国基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