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做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同时,这一监护由他们作为‘受托者’代表国联来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受托者”来“监护”的规定并没有扩大到获胜的协约国的殖民地,虽然这些殖民地的居民在许多方面都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或缺少发展。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了以英国外交家李顿为团长的五国调查团来华实地调查,该团调查后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的侵略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实际措施。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强调“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材料《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做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同时,这一监护由他们作为‘受托者’代表国联来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受托者”来“监护”的规定并没有扩大到获胜的协约国的殖民地,虽然这些殖民地的居民在许多方面都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或缺少发展。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了以英国外交家李顿为团长的五国调查团来华实地调查,该团调查后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的侵略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实际措施。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强调“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2.
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 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 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的新国家观念。
(2)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是如何阐述民族主义的。
(3)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说明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及其思想原动力。
材料一 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 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 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的新国家观念。
(2)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是如何阐述民族主义的。
(3)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说明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及其思想原动力。
3.
改易风俗是戊戌变法留给中华文明的一笔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戍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的奏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种近乎形式,主义的看法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而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仍以“易服”为例,当时戊成变法已进入攻坚阶段,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热化状态。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维新派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变法大业更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做后盾。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且不说从审美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就是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时期主张易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响。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维新变法的这一措施。
材料一戊戍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的奏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种近乎形式,主义的看法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而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仍以“易服”为例,当时戊成变法已进入攻坚阶段,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热化状态。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维新派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变法大业更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做后盾。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且不说从审美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就是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时期主张易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响。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维新变法的这一措施。
4.
甘地是印度的“圣雄”,在印度民族解放中采取了独特的斗争方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帮助印度民众摆脱日益严重的贫困局面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帮助印度实现自治。……我之所以信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因为通过它,我可以为那些处于半饥饿、半雇佣状态的妇女提供工作。我的想法是让那些妇女纺纱,用这些纱织成土布后再用作印度人的衣料……这场运动无论如何都不会带来任何害处。
——莫•卡•甘地《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材料二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实施手纺车运动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独特方式”(除手纺车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采取这一方式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甘地怎样的精神追求。
——莫•卡•甘地《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材料二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实施手纺车运动的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独特方式”(除手纺车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采取这一方式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甘地怎样的精神追求。
2.论述题- (共1题)
5.
冷战结束后,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类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2009年2月,在第45届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请回答: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2009年2月,在第45届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拜登承诺将同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决裂。美国意图建立由它主导的单极世界,坚持推行实力强权政策,为了谋求霸权,不惜毁弃和践踏国际条约和协议,把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形象和声望下降。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世界看清了美国是如何将风险转移到国外,如何兵不血刃地掠夺享用了全世界的资源,然后不负责任地把经济危机推向别人的,这使得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制度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近年来,一批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张国清《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请回答: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与当今世界格局”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单选题- (共5题)
6.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
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 |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
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
7.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应是共产党,而应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
C.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
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
8.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蹴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 |
B.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 |
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 |
D.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 |
9.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 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
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 D.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