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政治体制近代化一直是近代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材料二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
——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实现政治体制近代化一直是近代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材料二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
——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2.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泫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北宋反腐败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材料: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泫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北宋反腐败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3.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艾奇逊对于英国的态度很不满意。他在1月23日对国务院高级官员们说,他考虑美英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会不会距离太大。大家都认为他该与英国大使弗兰克斯谈谈。实际上,弗兰克斯本人在两天前就在给贝文的电报里讲道,杜鲁门当局正受到舆论和国会的强大压力,逼它宣布中国为侵略者。它本身既有同感,也无法阻止或推迟这一行动,因为它怕被指责为对共产党不够强硬。大使说如果联合国不把中国打成侵略者,美国公众就会对联合国失去信心,这样就将影响英国跟亚洲,特别是跟印度的关系。联合国大会在2月1日通过决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打成“侵略者”。第二天,艾奇逊向内阁报告大功告成。南斯拉夫总统对来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帕金斯说,就他对苏联人心理的了解,他不认为苏联会做出任何要被世界舆论指责为侵略者的事。
——摘编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问题引发国际局势紧张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宣布新中国为“侵略者”反映的本质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艾奇逊对于英国的态度很不满意。他在1月23日对国务院高级官员们说,他考虑美英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会不会距离太大。大家都认为他该与英国大使弗兰克斯谈谈。实际上,弗兰克斯本人在两天前就在给贝文的电报里讲道,杜鲁门当局正受到舆论和国会的强大压力,逼它宣布中国为侵略者。它本身既有同感,也无法阻止或推迟这一行动,因为它怕被指责为对共产党不够强硬。大使说如果联合国不把中国打成侵略者,美国公众就会对联合国失去信心,这样就将影响英国跟亚洲,特别是跟印度的关系。联合国大会在2月1日通过决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打成“侵略者”。第二天,艾奇逊向内阁报告大功告成。南斯拉夫总统对来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帕金斯说,就他对苏联人心理的了解,他不认为苏联会做出任何要被世界舆论指责为侵略者的事。
——摘编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问题引发国际局势紧张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宣布新中国为“侵略者”反映的本质问题。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12题)
5.
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 |
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 |
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 |
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 |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8.
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的教育家罗家伦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9.
(题文)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6年革命,而仍失败。”所以他
A.提出三民主义 |
B.进行北伐战争 |
C.同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D.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
10.
(题文)下图是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剧照。故事开始于1934年的山西省汾西县,小伙计出身的当地人陈海子收货款时遇到正在执行潜伏任务的共产党区党委书记雷钧,这次偶遇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火种。陈海子最终成为共产党员陈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雷钧是长征后来到山西汾西县潜伏的 |
B.雷钧潜伏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八路年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C.当时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
D.目睹家人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的陈海子下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
11.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12.
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A.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 |
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 |
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 |
D.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 |
13.
明朝法律规定: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谋叛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这政策
A.违背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发展需要 |
B.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
C.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海外经商活动 |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15.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
B.工厂制度的诞生 |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
16.
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
A.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
B.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
C.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 |
D.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