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197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由卡特总统签署的《监察长法》明文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它的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而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人命运不同的社会原因。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和亨利·福特创办实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人命运不同的社会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4.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反映了
A.国际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C.大国一致原则得到认可 |
D.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
5.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果如下表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家庭投资结构表

家庭投资结构表

A.注重精耕细作 |
B.经营更趋市场化 |
C.生产日趋专业化 |
D.产品日趋商品化 |
6.
宋代农民主要致力于粮食和家庭手工纺织生产,但诸如“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人于工商”之类的记载已屡见不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朝时期
A.政府调整政策防止土地兼并 |
B.农民的经济来源日益多元化 |
C.朝廷鼓励工商业的自由发展 |
D.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民生活 |
7.
下面是纽约、伦敦、东京在1800—1880年的城市人口统计表(单位:千人)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A.人口比例日趋走向合理化 |
B.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不一 |
C.城市化符合近代世界潮流 |
D.工业革命对农村影响较小 |
8.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了惩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段材料
A.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始 |
B.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
C.认为我国当时的唯一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认为阶级矛盾依旧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
9.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
C.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被打破 |
D.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
10.
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报》扭转了这一局面,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这说明报刊
A.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
B.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办刊宗旨 |
C.对司法案件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 |
D.发挥了引导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
11.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前夕,应考举人发起公车上书,主张“拒和”“迁都”“变法”,作为条约的签字者李鸿章并未受到太多的谴责;但在五四运动中,曾参与签订《二十一条》的曹汝霖和陆宗舆却遭到学生的痛骂并最终被罢免官职。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更严重 |
B.二十一条使国家丧失更多主权 |
C.李鸿章的官位高不容易被撼动 |
D.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