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52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29年,广州重开世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下表)。
航线
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
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
印度果阿—澳门
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
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
玻璃制品等。
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
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
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
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
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
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
马尼拉—墨西哥
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
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产品运到拉美,
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它货品。
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
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
大循环——“丝银之路”。
 
材料二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曾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传教士在澳门开创的远东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圣保罗学院,成为远东汉学家和西学人才的摇篮。利玛窦等传教士并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又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和历史、文学、医学、工艺和工艺美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话说澳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银丝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
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赋税来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励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不劳而获”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了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贤、能”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掌其远官”。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斯(约前284年一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今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一一摘编自尚景熙《李斯评传》
请回答:
(l)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李斯取得重大贡献的原因。

3.单选题(共7题)

5.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这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柏拉图眼中的“真实写照”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是最完美的
B. 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参与政治机会均等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随意
D. 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6.
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
A. 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
C. 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
D. 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7.
下表为1875—1931年中国棉布供应的来源(百万平方码),关于该表说法正确的是
A.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手工织布业拥有独立的市场
C.工厂织布的竞争力弱于手工织布
D.手工织布产量的增加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
8.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房屋破败,老鼠遍地,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B.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无关
C.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农村人口进城D.坡市化必然与城市环境环境相伴
9.
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苏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娠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
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
B.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
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
D.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
10.
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11.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入主出奴,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没有真正实现信仰自由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