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曰必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对“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以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材料一要之,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如何能使国民之生活合理?曰必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一、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二、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生产化。……三、提倡“礼义廉耻”使反乎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之生活军事化。
——《新生活运动纲要》
材料二同在竭力推动“新生活”的贺衷寒和张学良,对“新生活”的理解却截然相反。贺衷寒说:“‘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张学良却大唱反调:“所有仍在崇信本国精神文明,以为在今日推行新生活运动无其必要的国人,我以为应当赶快觉醒了。”法学家章渊若当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只有在一个赏罚分明、贪污绝迹、纪律振肃的国家,社会才有是非,才有公道,而民众才会明礼义,知廉耻,有纪律,守秩序。”如高华所言:“国民党只是在中央一级实行‘以党统政’,省以下则实行党政的完全分开,在省以下的基层,其党务机构形同虚设。”
——摘自《该不该嘲讽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党推行新生活运动的目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2.
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仿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
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
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
材料一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特协同作战,畴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
材料二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_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特协同作战,畴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
材料二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F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_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4.
材料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沈括登进士第。熙宁二年(1069)二月,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1073)奉诏提举司天监,从此开始了他投身于振兴宋代科技事业的人生历程。晚年退隐润州梦溪因而著《梦溪笔谈》一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
材料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沈括登进士第。熙宁二年(1069)二月,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1073)奉诏提举司天监,从此开始了他投身于振兴宋代科技事业的人生历程。晚年退隐润州梦溪因而著《梦溪笔谈》一书。
——吕变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
材料二为了确定极星的位置,他(沈括)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并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并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结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来深考耳”。——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沈括的人生历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
2.单选题- (共3题)
5.
(题文)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作者意在说明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 |
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 |
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
6.
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