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4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3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注:与国指友邦),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摘录)

朕以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清国之计,惟在使朝鲜治安之基无所归……以损害帝国之权利利益,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武勇,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对清国宣战诏书》(摘录)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北京内城以皇城、紫禁城为中心,“分列八旗,拱卫皇居”,严禁经商、生产,维护皇权的权威,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秩序的安排。1900年之前,城市规划基本保持封建时代都城的原貌,落后于青岛、广州等城市,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上海。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中央公园是由清帝退位后社稷坛改建的,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也是在1913年后。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和侨民众多,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区,消费群体追求高档化和西洋化,使这里成为京城少数的商业街区。

——摘编自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

材料二 近代工业的出现使资金、技术、人才大量集中于城市,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周围农村的支配地位。近代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租界对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上海英租界由领事召集选出董事会,下设工部局,工部局内设财政、税收、工程、警察等部门负责租界内的管理。这种运作机制颇似西方城市的行政制度。租界里的市政条例很多,如要求人车分道等,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租界影响华界,华界模仿租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近代化,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官府、祭祀坛殿、寺庙为中心的布局被以商业街区为核心的格局代替,人们根据交通、生产、环境的因素设计城市。上海公共租界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建高标准的碎石马路,电报电话、照明系统、邮政系统得以建立。城市消费生活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城市形成一种亦中亦西的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人们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可以说西学东渐之下,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

——摘编自田兵权《简议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

(1)依据材料一概述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北京城市近代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努尔哈赤在起兵统一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恩养”政策。对于进入东北地区的汉人,要求“军事不许扰害居民,劫夺财物”……对于劫掠汉人财务者,“悉行擒拿,贯其耳鼻”……在女真人与汉人的接触过程中,侵害妇女之事屡屡发生,如“掠汉人有夫之妇,杀汉人三人”事件,以杀两人,罚四人,革职一人结案。“自申年八月至酉年闰三月,发给新附人口者三千三百零六仓石。天命六年,释辽阳狱中官民,查削职闲住者复其原职”。
在东北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成功在于采取了“恩养”归降汉人的政策,并通过认同中原文化来争取汉人之心、创建“中原”帝业。虽然,努尔哈赤在征战的过程中对拒不投降的汉人实行野蛮的屠戮……。但是,我们应该对努尔哈赤整合女真人与汉人之间民族关系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
——何博《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1)据材料概括努尔哈赤的“恩养”政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努尔哈赤“恩养”政策的意义。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鉴于金朝末年纸币滥发的教训,对政府的纸币发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元世祖首先发行了“中统元宝钞”,以铜钱为本位,以足量白银作为准备金。同时下令,收兑江南流通的南宋纸币,禁用铜钱,原来发行的各种纸币作废,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并颁布《至元通行宝钞条划》,其中对纸币发行、准备金设置、旧币兑换、维持币值稳定、伪造处罚等各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元世祖的货币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理论走向成熟。

 ——摘编自戴建兵、陈晓荣《中国古代货币金融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世祖货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货币改革的影响。
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科学家相继论证了核裂变的相关理论,如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奧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 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年,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原子弹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3.单选题(共8题)

6.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7.
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这说明法国当时
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
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8.
1949年4月,从“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的标语中,从报刊传来的国内形势中,国民党代表看到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鲜明对照,思想感情逐渐变化。这反映出
A.国民党日益转向国内和平
B.国民党受解放区影响而求和
C.解放战争检验了人心向背
D.国民党代表受到人民热烈欢迎
9.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一“原则”后来发展成为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10.
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 私营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 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 官营手工业者由匠籍变为丁民
11.
20世纪80年代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两厂不能横向联合反映了
A.企业没有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市场竞争激烈
D.政企不分
12.
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天主教宣扬的救赎理论更为人深信B.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
C.导致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愿望强烈D.主张自立自主的理性主义蔚然成风
13.
恩格斯:“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派曾遭到镇压,被迫皈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出境。但是这有什么用处呢?那时自由思想家皮埃尔·培尔已经在忙于从事活动,而1694年伏尔泰也诞生了。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使法国的资产阶级更便于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进行自己的革命。”恩格斯意在强调
A.启蒙思想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B.加尔文教主张过于激进易遭镇压
C.路易十四的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走向近代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