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同步练习卷: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74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20世纪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当温家宝念到这段话时,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没想到会这么快,这个报告真的是为基层农民着想的!”一位被采访的农民由衷地对记者这样说。
——关于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容的一段采访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材料三的提出有何意义?
(4)由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69年,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的第一桶金。
20世纪80年代,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地没有分田到户,却依旧干着集体经济“副业”。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吴仁宝说:“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现在的华西,村民吃饭不花钱。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根据材料,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的含义。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偶然与必然我当时的决心就是,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
1978年12月22日通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上还有“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字样,而这18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偷偷摸摸想走得更远。
材料二昨天与今天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此后,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
材料三发展与包容农民工外商中国现代化上海的先机与气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搞“包产到户”是偶然还是必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的自身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四个词语以“发展与包容”为主题写一则寄语。(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2.单选题(共5题)

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5.
安徽凤阳县由“日日窝窝头,月月难见面(白面),三月吃顿肉,乐得赛过年”转变为“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给了大量的救助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6.
陈云同志在总结我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新时期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A.反腐倡廉
B.反对官僚主义
C.反浪费
D.反贪污
7.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8.
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国家某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两个凡是”突出反映了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B.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方针
C.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
D.认为党内始终存在两条路线斗争的错误认识

3.选择题(共3题)

9.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10.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11.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