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4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作了重要发言。他们尖锐地批判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多数人同意张闻天、***等人的意见。会议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为了在争取和平的斗争中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派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在重庆期间,***、周恩来等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各界民主人士以及宋庆龄、冯玉祥等人,向他们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中共代表同国民政府代表进行了43天的谈判,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摘编自《普通商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所作努力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二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英国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占全国人口的26%,到1851年时,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上升到54%,1891年时,城镇数目增至622个,人口占到68%。有经济学家统计,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1841年则变为22%、34%和44%。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5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宣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减少100万的决策。会议确定今后两年军队的中心任务是精简整编,搞,好体制改革。到1987年,我军裁军100万人的任务完成。经过精简整编,全军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此外,还将野战军整编为集团军,新组建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部队,加强了特种兵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的意义。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19题)

5.
在伯利克里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A.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
B.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
D.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6.
公元3世纪晚期的罗马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假如你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一件价值较高的物品,那么你可以把钱退给买方并在法官的主持下收回该物品;或者在买方同意的情况下由买方再支付少收的价款部分。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忽视私有财产保护
D.对法律正义价值的追求
7.
在1787年制宪会议起草和审议美国宪法时,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先贤们并不希望建立政党,他们认为建立政党是恶魔,容易导致党派之争。为了使新生的共和国免受政党和派别的影响,这些先贤们创立政治机制侧重于考虑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
B.权力机构分权与制衡
C.把邦联作为制度建设重点
D.联邦法院法官的任期
8.
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
9.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获取在华特权 D. 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10.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致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
D.独立自主逐步的走向成熟
11.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12.
下表为文献中有关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记述
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唐大诏令集》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田庄,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全唐文》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
B.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C.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13.
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两宋时期的城市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
B.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C.经济职能尚不够完善
D.经济职能占主导地位
14.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以下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5.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曾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此言论体现出
A.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国家应维持农商平衡
D.士大夫轻视商业
16.
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
国别
1850年
1870年
德国
26万(马力)
248万(马力)
法国
37万(马力)
185万(马力)
英国
129万(马力)
404万(马力)
 
A.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C.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D.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17.
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
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
C.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
D.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
18.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B.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19.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实用性不断增强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逐渐走向繁复化
20.
“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宣传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C.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D.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21.
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22.
下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
B.科教兴国的战略
C.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D.经济特区的构想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
A.制定了“星火计划”
B.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C.提出了“三个面向”
D.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4.选择题(共2题)

24.

首位韩国“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患者在广东惠州被发现及隔离治疗,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5.

首位韩国“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患者在广东惠州被发现及隔离治疗,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