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外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摘自(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科学才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只是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鸿沟的有利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材料 在西方,科学才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只是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鸿沟的有利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当西汉统治集团腐烂到发臭的时候,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均高度集中,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大批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被排除出来成为不生产的流民,乃至沦为奴隶;并且看出了要抢救地主阶级临于崩溃的统治,必须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次改革。王莽下诏“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除了王田、奴婢以外,还有五均六管。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都市设五均司市师,由诸司市负责平抑物价、兼办赊贷。所谓六管,是把盐、铁、酒、名山大川、钱布铜冶、五均赊贷等由政府经营。此外,还有币制的改革。王莽的车子是向前开的,他希望把他的车子开到他理想中的新朝;但中途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被迫折回。历史的车轮是不走回头路的,在折回的时候,他翻了车,被压死在历史车轮之下。
——据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王莽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王莽进行改革的措施。
材料当西汉统治集团腐烂到发臭的时候,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均高度集中,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大批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被排除出来成为不生产的流民,乃至沦为奴隶;并且看出了要抢救地主阶级临于崩溃的统治,必须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次改革。王莽下诏“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除了王田、奴婢以外,还有五均六管。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都市设五均司市师,由诸司市负责平抑物价、兼办赊贷。所谓六管,是把盐、铁、酒、名山大川、钱布铜冶、五均赊贷等由政府经营。此外,还有币制的改革。王莽的车子是向前开的,他希望把他的车子开到他理想中的新朝;但中途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被迫折回。历史的车轮是不走回头路的,在折回的时候,他翻了车,被压死在历史车轮之下。
——据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王莽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王莽进行改革的措施。
4.
材料1945年7月,美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苏联和英国也先后于1949年8月和1952年10月进行了核爆炸试验。为争夺核优势,美苏核试验次数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954年4月,印度总理尼赫鲁首次提出停止核试验的建议。1958年1月,43个国家的9000位科学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集体签名的呼吁书,要求立即签订一项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国际协定。联合国大会也多次通过决议,敦促美、英、苏三国尽快举行停止核试验的谈判。
12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定了《部分核禁止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禁止任何国家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和爆炸,条约无限期有效。中国当时发表声明,对该条约的欺骗性予以揭露,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在1997年也签署了该条约。
——摘编自《百度百科•部分核禁止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部分核禁止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部分核禁止条约》态度的变化,分析导致中国态度变化的原因。
12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定了《部分核禁止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禁止任何国家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和爆炸,条约无限期有效。中国当时发表声明,对该条约的欺骗性予以揭露,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在1997年也签署了该条约。
——摘编自《百度百科•部分核禁止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部分核禁止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部分核禁止条约》态度的变化,分析导致中国态度变化的原因。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作德尔•卡斯特罗人物经历表:
1926年出生于古巴一个甘蔗种植园主家庭。
1945年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并被选为反对独裁、坚持民主的“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1948年卡斯特罗参加反美示威。
1949年加入古巴人民党。
1959年1月,率领起义军推翻美国挟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革命政府,出征政府总理。
1961年4月17日,指挥了吉隆滩之战(美称猪湾事件),击败美国雇佣军。
1962年起担任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第一书记。1965年该党政名为古巴共产党后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2004年10月,宣布从当年,11月8日起禁止美元进入古巴商业、外贸和流通领域,以报复美国对古巳实施经济制裁。
2006年7月底,因病将最高权力托付给劳尔•卡斯特罗及其他几位主要领导人。
2016年11月26日,卡斯特罗去世。
(1)卡斯特罗被誉为“反美斗士”,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斯特罗反美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对卡斯特罗进行简要坪价?
作德尔•卡斯特罗人物经历表:
1926年出生于古巴一个甘蔗种植园主家庭。
1945年考入哈瓦那大学法律系,并被选为反对独裁、坚持民主的“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1948年卡斯特罗参加反美示威。
1949年加入古巴人民党。
1959年1月,率领起义军推翻美国挟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革命政府,出征政府总理。
1961年4月17日,指挥了吉隆滩之战(美称猪湾事件),击败美国雇佣军。
1962年起担任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第一书记。1965年该党政名为古巴共产党后担任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2004年10月,宣布从当年,11月8日起禁止美元进入古巴商业、外贸和流通领域,以报复美国对古巳实施经济制裁。
2006年7月底,因病将最高权力托付给劳尔•卡斯特罗及其他几位主要领导人。
2016年11月26日,卡斯特罗去世。
(1)卡斯特罗被誉为“反美斗士”,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斯特罗反美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对卡斯特罗进行简要坪价?
3.单选题- (共5题)
6.
(题文)1934年6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
A.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
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 |
C.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力将不受限制 |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 |
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地迅速掀起抗日救国的浪潮。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部分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群众,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并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表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A.体现了全国抗战的长期性 |
B.主要着眼于抗战的完整性 |
C.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
D.突出了国民党抗战的贡献 |
8.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
B.多极化趋势加强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
C.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 |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
9.
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出现诉讼纠纷,其缘由是“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时,政府印卖田宅契书。这表明宋代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
C.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了干预 |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