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期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一一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一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中枢点”,分别指出西汉、唐朝政府运转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所进行的斗争和探索。
材料一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期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一一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一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中枢点”,分别指出西汉、唐朝政府运转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所进行的斗争和探索。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模仿西方国家的基拙上,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独立的商法《钦定大清商律》。1911年,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新刑律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具有礼教色彩的法律内容,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现代刑法理论。同时取消了君臣、官民、士庶等在法律程序和定罪量刑上的特权,基本确立了法律平等原则。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这些法律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清末民初的法制改革,为我国后来的法律近代化莫定了基础。
﹣﹣﹣摘编自杨智平、黄国耀《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刑法变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法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 在模仿西方国家的基拙上,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独立的商法《钦定大清商律》。1911年,正式颁布《大清新刑律》。新刑律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具有礼教色彩的法律内容,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现代刑法理论。同时取消了君臣、官民、士庶等在法律程序和定罪量刑上的特权,基本确立了法律平等原则。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这些法律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清末民初的法制改革,为我国后来的法律近代化莫定了基础。
﹣﹣﹣摘编自杨智平、黄国耀《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刑法变革》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法制改革的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作答,也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
材料: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8—19世纪 |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述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 |
19世纪 |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
20世纪初 |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
20世纪30—40年代 |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作答,也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
3.单选题- (共9题)
4.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负责有关国事罪、渎职罪的审判。对于“言论”犯罪等类型的重大公共案件,公民大会本身即组成一个法庭进行审判。这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大会
A.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 |
B.实质是一个司法机关 |
C.关注公民集体的利益 |
D.严格限制公民的权利 |
5.
如图为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德国的未来》,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该作品反映了( )


A.王朝战争促进了德国统一 | B.普鲁士在联邦中占主导地位 |
C.传统因素影响德国民主化 | D.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
6.
一位学者认为,光荣革命实际上意味着英国政府有了永久的“专制权”。它“在1688年之前只能间或动用,但此后却可以一直享有”这份权力。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君主已经统而不治 |
B.实质是资产阶级专制 |
C.权力中心转移到议会 |
D.民主只是寡头的政治 |
8.
“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可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
B.徐州会战 |
C.大原会战 |
D.武汉会战 |
9.
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这次革命( )
A.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 B.迅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
C.属于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 D.开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0.
下面是1969年和1972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信息表明中国( )
年份 | 1969年 | 1972年 |
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个 | 12 | 48 |
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个 | 1 | 24 |
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 |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格局 |
11.
表中为1998年数据
国家 | 面积(万平方公里) | 人口(万) |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 在联合国投票权 |
俄罗斯 | 1707.5 | 14700 | 3379 | 1 |
中国 | 960.0 | 123900 | 9289 | 1 |
美国 | 936.4 | 27000 | 79213 | 1 |
挪威 | 32.4 | 400 | 1521 | 1 |
汤加 | 0.08 | 9.9 | 1.7 | 1 |
——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上表可用于说明A.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
B.多极化趋势加强 |
C.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 |
D.经济全球化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