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3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50年6月
七届三中全会
不要四面出击,国家发展需要一个过渡时期
1957年9月
八届三中全会
重新提阶级矛盾
1977年7月
十届三中全会(九届三中全会则因林彪事件搁浅)
给“四人帮”定性,并确立华国锋的领袖地位,以及决定邓小平的复出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大门打开
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9月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年11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1998年10月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新农村
2003年10月
十六届三中全会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2008年10月
十七届三中全会
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013年11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
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自选三个时间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2.简答题(共1题)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出身草根的詹姆斯·库克在1768年~1779年间三次奉命出海探索太平洋的经历中,在数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为西方所知的地带,由他命名的地方更是遍布太平洋各地。透过运用测经仪,他为新西兰与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岛屿绘制大量地图,地图的精确度和规模皆为前人所不能及的。大部分经他绘制的岛屿和海岸线地图,都是首次出现于西方的地图集和航海图集内的。在历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现出集合航海技术、测量和绘图技术、逆境自强能力和危机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才华,为当时航海史上的一大突破。在2002年由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英国百大伟人”选举中詹姆斯。库克名列第12位。
——摘编自百度百科《詹姆斯·库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詹姆斯·库克实现航海史大突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詹姆斯·库克在太平洋的航海探险活动。

3.单选题(共7题)

5.
雅典城都有600名陪审员,全体陪审员分为十组,有案件要审理时,事先没有人能够知道某个陪市员是否變出庭,也不知道他在哪个法庭,这体现了
A.可法程序的公正性
B.目的是为了保护陪市员的安全
C.案件的审理没有计划性
D.公民参与陪市的热情不高
6.
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
B.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
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7.
更赋,是汉朝的制度,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更赋的实行
A.成为了汉朝敛财的重要途径
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反映了汉朝商品经济的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
8.
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此做法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
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
9.
19世纪中期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反映了
A.近代交通业发展迅速
B.民众财富收入增加
C.生活方式日益国际化
D.工厂制度影响深远
10.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11.
薛福成认为虽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但“各国之大小强弱,万有不齐,究赖此公法以齐之,则可以弭有形之衅。虽至弱小之国,亦得藉公法以自存”。据此可知,薛福成
A.认为国际外交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
B.指出在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的真实状况
C.主张中国应该在外交上合理运用国际法规
D.延续了清政府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