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雅典人民啊,不要以为我现在是在为自己申辩,我其实是在为你们。因为你们要是杀死我,就很难再找到像我这样的人。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蝇,整天盯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杀死像我这样的人,对你们的损害将超过对我的残害。”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
问题:(1)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属于古代希腊的哪个时期?
(2)雅典政治的最大特色及核心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3)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整天盯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由此可知雅典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自1530年,白银开始流入中国,尤其是通过菲律宾与中国贸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国,估计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流入中国的白银多达23万吨。自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但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白银再度流入中国。1810年代中英贸易,中国仍净流入约37万公斤白银。
材料二:1700—1800年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数量统计图。

问题:
(1)材料一称“17世纪中期起,因为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白银流入速度减缓”。“中国本身与国外的各种因素”主要指哪些?
(2)材料一中“自1684年起,海外贸易重新展开”与哪一政策直接相关?
(3)从材料一中可以得知中英在正常贸易中处于何种地位?英国为扭转此局面采取了什么行动?导致了哪些结果。
(4)材料二中甲乙时段的中国处于哪一时期?如何评价此时期。
材料一:人们可以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毕竟,中英对抗是近代工业国家与原始农业国家的对抗,军事技术的时代差距是任何因素都不能弥补的。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能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了,因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的,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
材料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曾说: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历史的命运,海权是通过一场海上决定性会战来决定的,而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负是由交战双方的战术火力强弱决定的。
材料三:许华认为:“陆军出身的丁汝昌根本就不懂海军战术,在北洋海军的战役指挥方面,明显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失误:一是在黄海海战中采用了极为不利于实施战场机动与发扬火力的错误阵法与错误战法,造成北洋海军在海战中损失惨重。”杨志本则认为:如果北洋舰队也摆出“单纵列”队形,和日本联合舰队形成同向异舷交战,战役的过程和结局就可能完全改观了。
材料四:中国的“洋务运动”却违背了军事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在“中体西学”思潮的误导下,错误地采取“单骑突进”的方针,企图在整个腐朽的社会系统中培植出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子系统,致使北洋海军——这个现代化军事子系统非但得不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支持,反而遭到其他腐朽的社会子系统的侵蚀,而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最终在与外部强敌的碰撞中粉身碎骨。
材料五: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最早受挫于“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性事件则是“甲午战争”惨败,这场惨败引发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把中国现代化进程逼入坎坷凶险的途径,并差点使我们民族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万劫不复!
——以上材料均摘自2010年10月9日《文汇报》
(1)材料一中所述中国“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最早始于何时?为改变此种状况,国人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其代表为何?(2)材料一认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材料二和材料三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述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造成的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穷人若想致富,从事农业不如从事工业,从事工业不如从事商业,而在家刺绣又不如在市集买卖。”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富商大贾是用‘末’来发财,用‘本’来守财。”
——司马迁《史记》
问题:(1)概括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观念。
(2)材料二中司马迁所提及的“末”、“本”分别指什么?
(3)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观念与汉代的农商政策有什么不同?
2.选择题- (共12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选自《战国策》)
以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两坐标系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点N的极坐标为(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M是曲线C1:ρ=1上任意一点,点G满足 {#mathml#}{#/mathml#} ,设点G的轨迹为曲线C2.
3.单选题- (共18题)
A.法律程序 | B.选举利益 | C.意识形态 | D.道德标准 |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
B.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
D.统一之后的德意志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日本 |
B.英国 |
C.俄国 |
D.中国 |
A.法国大革命 | B.瓦特改良蒸汽机 | C.美国独立战争 | D.日本占领台湾 |
A.人文主义兴起,社会走向世俗化,宗教信仰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
B.工业发达以后,农业的产值日减,导致工业国家不再重视农业 |
C.封建制度解体,民族国家兴起,政治权力结构由分权走向集权 |
D.中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新产物,也是近代社会变化的主要推手 |
A.使农民流离失所,为英国社会带来动乱直接导致英国王权的解体 |
B.使农业支离破碎,成为英国社会的重大难题延缓工业革命的发生 |
C.使生活物质仰赖市场供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
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对之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构成不利影响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
A.洛克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伏尔泰 |
A.汉代 | B.唐代 | C.宋代 | D.元代 |
A.专制独裁 | B.君主立宪 | C.无政府主义 | D.共和政体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
A.商鞅与秦孝公 | B.林则徐与道光帝 |
C.康有为与光绪帝 | D.孙中山与宣统帝 |
A.印度佛教徒 | B.伊斯兰教徒 | C.耶酥会士 | D.太平道道士 |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
A.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 | B.公元3世纪的印度 |
C.公元13世纪的巴黎 | D.公元19世纪的英国 |
①文献中夏墟的位置与考古发掘的位置相符 ②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年代与传说的夏代相当③二里头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夏禹治水的传说 ④大型宫殿建筑说明强大权力机构已经存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