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动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在《国富论》中,他列举出制造针的例子,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十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雇用技艺熟练的好手……我曾看到一家很小的工厂中,一共只雇用十个工人,但每天可以生产48000根针”。殖民地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他看来,对殖民地及其统治国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他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也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
——摘编自《国富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思想的影响。
材料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动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在《国富论》中,他列举出制造针的例子,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十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雇用技艺熟练的好手……我曾看到一家很小的工厂中,一共只雇用十个工人,但每天可以生产48000根针”。殖民地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他看来,对殖民地及其统治国双方都是有害无益的。他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也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
——摘编自《国富论》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思想的影响。
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位(王位)继承,施行是嫡长子继承制。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的原因。
(2)评析“秘密立储制度”。
材料 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位(王位)继承,施行是嫡长子继承制。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的原因。
(2)评析“秘密立储制度”。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
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
2.单选题- (共9题)
4.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
5.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表,据此可知
年代 | “天朝”使用频率 | “中国”使用频率 |
道光最初10年 | 50余次 | 不满10次 |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 6次 | 5次 |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 6次 | 14次 |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
6.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速度加快。据一份公函记载:“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起见,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西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公函中这一信息意在
A.强调安定国内仍为首要任务 |
B.增加军需供给防备日军侵犯 |
C.提高华东地区战略国防地位 |
D.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 |
7.
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 |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
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
8.
1955年12月27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信中表示:“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当然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我极为重视的一种趋势”,“美国准备对任何旨在进一步加强欧洲一体化的有益建议表示欢迎”。美国的这一表态
A.出于全球战略需要的考虑 |
B.对欧共同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
C.有利于推进德国统一进程 |
D.忽视了苏联对欧洲一体化的敌视 |
9.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亚洲人口的膨胀 |
C.“商业革命”的影响 |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10.
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
A.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
B.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
C.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
D.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
11.
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 |
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
C.租佃经济发展 |
D.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