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
——《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 “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一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
——《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 “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期满,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
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的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
——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断约运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计新约运动的历史能响。
材料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期满,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
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的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
——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断约运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计新约运动的历史能响。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根据表中中外历史信息,比较中西科技发展史的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可结合其他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单选题- (共20题)
4.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十将军之一修昔底德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这表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由演说家主宰 |
B.公民大会不具有议会性质 |
C.政治野心家放纵不受控制 |
D.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一面 |
5.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设立了祭祀团,他们司掌的制度中包括有关宣战的规则、和平条约的缔结等。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违反与公开和确定的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此项规定
A.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 |
B.维护罗马人对神的尊重 |
C.将诚信视为神圣的原则 |
D.体现罗马人的爱国主义 |
6.
“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 |
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
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D.强调平等,废除罗马法律的阶级性 |
7.
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全面内战揭开序幕 |
B.内战局势已然明朗 |
C.战略反攻取得胜利 |
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
8.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
B.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C.具有主观臆断性 |
D.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
9.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
B.与西方国家签订一系列条约 |
C.主动撤销对朝鲜的藩属制度 |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
10.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11.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由该报告可判断出
A.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 |
B.当时的革命形势利于中央根据地 |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待完善 |
D.中共中央对时局的估计过于乐观 |
12.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
13.
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 |
B.刀耕火种 |
C.铁犁牛耕 |
D.千耦其耘 |
14.
清朝《永禁机匠叫歇碑》中记载:“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表明当时(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注重维护机匠利益 |
D.家庭纺织业走向衰落 |
15.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估客乐》主要描写了( )
A.商人生活困难,没有固定的住址 |
B.商人按地域结成商帮 |
C.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大江南北 |
D.商人喜欢外出旅游 |
16.
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A.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17.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其时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特点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特点反映的是
A.北宋的畜牧业落 |
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 |
D.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 |
19.
古希腊众神各自被赋予一个特殊角色:宙斯是这个神的家庭中的父亲,控制自然力;宙斯之妻赫拉是婚姻和家庭的守护者;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等等。每一个神通常都各自守护一个城邦。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
A.传统文化蕴含人文精神 |
B.宗教信仰体系日趋瓦解 |
C.妇女享有平等政治权利 |
D.城邦政治日趋走向衰落 |
20.
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
C.政府垄断了印刷技术 |
D.印刷技术进步促进教育发展 |
21.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
23.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 B.具有主观臆断性 |
C.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 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4.选择题- (共5题)
26.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27.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