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极端落后。1950年前后,东北各省率先自发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兴办基层卫生组织。1951年,卫生部要求基层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大力训练“接生员”等初级卫生人员,号召个体医生组建“联合诊所”。1955年,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合作社自发组织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它们基本是在乡政府领导下,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便可享受免费预防保健及免收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的服务。到1956年底,这些省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医务人员约10万人。1960年,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随后,卫生部组织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下乡,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建立合作医疗学习范本。6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20%~30%,到70年代末,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摘编自姚力《中国共产党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与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特点及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材料 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极端落后。1950年前后,东北各省率先自发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的办法兴办基层卫生组织。1951年,卫生部要求基层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卫生工作,大力训练“接生员”等初级卫生人员,号召个体医生组建“联合诊所”。1955年,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合作社自发组织的保健站和医疗站。它们基本是在乡政府领导下,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农民缴纳几角钱保健费,便可享受免费预防保健及免收挂号费、出诊费、注射费的服务。到1956年底,这些省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医务人员约10万人。1960年,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随后,卫生部组织大批卫生技术人员下乡,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广泛建立合作医疗学习范本。6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20%~30%,到70年代末,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摘编自姚力《中国共产党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与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的特点及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2.单选题- (共6题)
2.
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各称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 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
3.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4.
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 B.释放出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C.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 D.“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
5.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
6.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
7.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3.选择题- (共7题)
8.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OA,光滑挡板OB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一重力为G的圆球放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共1题)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及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及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7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