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73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2分)在法国启蒙运动史上,孟德斯鸠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对现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他们通过相互的反对权彼此钳制,二者全都要受行政权的约束,行政权又受立法权的约束。”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来源。(2分)
(2)据材料一、三,说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怎样的发展?(2分)其目的何在?(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美国立法实践中的体现?(4分)
(4)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评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分)
2.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科技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二程说:“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所以,二程的“理”也包括自然之理。而且程朱理学不仅讲“理”,还讲“即物穷理”。这些思想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刘完素的《伤寒直格方》开头第一句便是“习医要用直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凡例》中也说:“(本草)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三 下图为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中题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以儒家的哪一主张作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并指出其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对后世科技的发展影响很大”的程朱理学思想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体现宋代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3)材料三中的《墨竹图》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哪一表现形式?其突出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2.单选题(共16题)

3.
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
A.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
C.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
D.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
4.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B.公民意识淡漠
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D.缺乏民本思想
5.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
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
A.达官显贵
B.知识分子
C.市民阶层
D.社会游民
7.
《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
A.宗教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8.
以医学著作中,成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
9.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平衡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10.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11.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赞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C.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D.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12.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这段材料
A.反映的是神学思想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
C.认为人是卑贱的D.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
13.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14.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B.突破了洋务思想的局限
C.实质是呼唤新一轮的政治革命
D.对西方社会缺乏全面认识
15.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
B.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C.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17.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蒸汽机B.火车C.电灯D.轮船
18.
宗教改革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因为宗教改革宣传
A.“因信称义”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知识即美德”

3.选择题(共3题)

19.《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要达到4%”。如果你是某地人大代表,当该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时,你可以  
20.《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要达到4%”。如果你是某地人大代表,当该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时,你可以  
21.你问“Are these potatoes?”时, 农民伯伯会这样回答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