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0%,1864~1866年为48.30%,1897年为57.00%。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19世纪美国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0%,1864~1866年为48.30%,1897年为57.00%。
——摘编自褚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材料二 关税自主成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近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遭受损失,入超现象相当严重。民国时期的工商界人士十分重视关税对贸易的保护作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是当时中国人的梦想。1917年北洋政府规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通过多次修约,与列强艰难周旋,最终在形式上和法律上确立了关税自主的地位。——摘编自罗希红《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特殊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19世纪美国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程。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出台,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
198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1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户籍改革历程的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程。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出台,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
198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1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户籍改革历程的特点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京审判是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等一系列国际文件进行的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很多方面是参照纽伦堡审判进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纽伦堡军事法庭是由英、法、美、苏四国法官及检察官共同组成,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取了美国主导的审判形式。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盟国投权,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宣告成立,中国参加了东京审判。同年5月3日,由中、美、英等11个国家法官和检察官开庭进行审理。法庭公开开庭800余次,出庭证人来自12个国家的419人,庭审英文记录48412页。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东条英机等25名日本甲级战犯有罪并分别判处绞刑或徒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史学角度研究东京审判的意义
材料 东京审判是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等一系列国际文件进行的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很多方面是参照纽伦堡审判进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纽伦堡军事法庭是由英、法、美、苏四国法官及检察官共同组成,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采取了美国主导的审判形式。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盟国投权,由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宣告成立,中国参加了东京审判。同年5月3日,由中、美、英等11个国家法官和检察官开庭进行审理。法庭公开开庭800余次,出庭证人来自12个国家的419人,庭审英文记录48412页。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东条英机等25名日本甲级战犯有罪并分别判处绞刑或徒刑。
——摘编自宋志勇《东京审判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远东军事法庭采取了不同于纽伦堡法庭的组成形式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史学角度研究东京审判的意义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1086年至1093年由沈括完成。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宙整体中的理。沈括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11世纪40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领先于德国古腾堡同样的发明400年),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迹的解释。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
沈括乐于记录奇异之事,其著作中的条目并不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时候记载事件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沈括的记载包含“繁冗的说教、宫庭逸事和转瞬即逝的奇异事物”,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建立在当时的五行学说宇宙理论基础上的。当风吹干了盐池的水,继而盐分结晶时,沈括并没有把这个过程看作蒸发率不断增大的过程,而是解释为五行相生之理,也就是火(风)生土(盐)。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朝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梦溪笔谈》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创作《梦溪笔谈》的时代背景。
材料 《梦溪笔谈》是宋代一本记录科学现象的著作,1086年至1093年由沈括完成。他对知识的追求引发了一场以儒学为基础的宋代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促使人们去了解包含万物和宇宙整体中的理。沈括记载的最有名的科学成就是11世纪40年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领先于德国古腾堡同样的发明400年),以及对地图绘制技术的记载和对化石遗迹的解释。在书中的其他条目里,沈括记述了月亮的盈亏方式,并得出了可以从中看出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结论。
沈括乐于记录奇异之事,其著作中的条目并不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很多时候记载事件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沈括的记载包含“繁冗的说教、宫庭逸事和转瞬即逝的奇异事物”,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建立在当时的五行学说宇宙理论基础上的。当风吹干了盐池的水,继而盐分结晶时,沈括并没有把这个过程看作蒸发率不断增大的过程,而是解释为五行相生之理,也就是火(风)生土(盐)。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朝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括《梦溪笔谈》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括创作《梦溪笔谈》的时代背景。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撒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为留学首选地,截止1906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2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全然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浙江潮》、《河南》、《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撒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为留学首选地,截止1906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2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全然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浙江潮》、《河南》、《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3.单选题- (共4题)
6.
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
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
7.
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B.中共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
C.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 |
D.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 |
8.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单位是无法再缩小的企业原子。在19世纪,世界经济核心部分的基本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由“国家经济”所构成,亦即英、德、美等国的经济。这说明
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
B.保护主义取代了自由主义 |
C.自由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完善 |
D.国际间经济竞争逐渐加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