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当时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儒家学院大不相同,因此也遭到那些守旧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这不,没开馆呢,京师上下便谣言四起,当时流传一副对联说“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也有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更有士大夫危言耸听地说,“未同而言,斯文将丧”(暗嵌“同文”二字);“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试图把京师同文馆给打下去”。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奕诉得了一个“鬼子六”的绰号(奕诉排行老六,又常与洋鬼子打交道,故得此名)……在守旧派士大夫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 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 20人,剩下的10人最后也只有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揭密慈禧大槁洋务运动始末》
材料二中国各省设立制造、船政、枪炮、子药等局不下十佘处,向外洋购置机器物件不下千百万金,而于制造本源并未领略。不闻某厂新创一枪一炮,能突过泰西;不闻某局自制一机器,能创垂民用。一旦有事,件件仍须购自外洋,岂真华人之智不及西人哉!推其病源厥有三故:各厂之设也,类依洋人成事,而中国所延洋匠,未必通材,往往仅晓粗工,不知精诣,袭迹象而遗神明,其病一。厂系官办,一切工料资本每岁均有定额,即有自出心裁,思创一器者,而所需成本,苦于无从报销……今中国之工匠,既无坚忍之力,国家又别无鼓舞之途,遂事事依样葫芦,一成不变,其病二……今中国各局总办提调人员,或且九九之数未谙,授以矿质而不能辨,叩以机括而不能名,但求不至偷工减料巳属难得,器械利钝,悉听工匠指挥,茫无分晓,其病三。
一――《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
材料三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依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
——郑观应《盛世危言》第4卷
材料四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民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清末大臣条陈西制之上。
——清末大臣条陈“变法自强事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洋务派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的计划为什么会“几同夭折”?这一事例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说法矛盾吗?请说明理由。(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洋务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其中的问题,洋务派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努力?(10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郑观应的方案。(8分)
(4)请对材料四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论证。(9分)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当时主要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的儒家学院大不相同,因此也遭到那些守旧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这不,没开馆呢,京师上下便谣言四起,当时流传一副对联说“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也有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更有士大夫危言耸听地说,“未同而言,斯文将丧”(暗嵌“同文”二字);“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试图把京师同文馆给打下去”。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奕诉得了一个“鬼子六”的绰号(奕诉排行老六,又常与洋鬼子打交道,故得此名)……在守旧派士大夫的鼓噪下,很多有意投考同文馆的官员,最后都打了退堂鼓。结果同文馆在98个报名者中只录取了 30人,而因被录取者的素质太低,很快又被淘汰了 20人,剩下的10人最后也只有5人毕业。洋务派本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这个计划几同夭折。
――《揭密慈禧大槁洋务运动始末》
材料二中国各省设立制造、船政、枪炮、子药等局不下十佘处,向外洋购置机器物件不下千百万金,而于制造本源并未领略。不闻某厂新创一枪一炮,能突过泰西;不闻某局自制一机器,能创垂民用。一旦有事,件件仍须购自外洋,岂真华人之智不及西人哉!推其病源厥有三故:各厂之设也,类依洋人成事,而中国所延洋匠,未必通材,往往仅晓粗工,不知精诣,袭迹象而遗神明,其病一。厂系官办,一切工料资本每岁均有定额,即有自出心裁,思创一器者,而所需成本,苦于无从报销……今中国之工匠,既无坚忍之力,国家又别无鼓舞之途,遂事事依样葫芦,一成不变,其病二……今中国各局总办提调人员,或且九九之数未谙,授以矿质而不能辨,叩以机括而不能名,但求不至偷工减料巳属难得,器械利钝,悉听工匠指挥,茫无分晓,其病三。
一――《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
材料三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依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
——郑观应《盛世危言》第4卷
材料四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民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清末大臣条陈西制之上。
——清末大臣条陈“变法自强事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洋务派希望通过同文馆培养一批精通西学的中高层官员的计划为什么会“几同夭折”?这一事例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大门的说法矛盾吗?请说明理由。(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洋务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其中的问题,洋务派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努力?(10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郑观应的方案。(8分)
(4)请对材料四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论证。(9分)
2.
(历史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材料:“在2月3曰,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曰)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囯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居的住宅着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管。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那么,我怎么做呢?我不会先对他说,伙计,我的浇园水管是15美元买的,你得付给我15美元来买它。这件事情怎么处理?我不想要15美元——我想在灭火后要回水管。好,如果灭火后这段水管完好如初,邻居就会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水管被弄坏了,我们也无需走许多形式,而我就对他说,‘我很高兴借给你水管,但现在它不能再使用,它被弄坏了。,他说,‘一共多少英尺?,我告诉他,‘有150英尺。,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一没有损坏一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丟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1)材料一中的演说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武器贸易方面接受订货有何作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将在武器贸易方面出台什么法案?
(3)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提出新政策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材料:“在2月3曰,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曰)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囯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居的住宅着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管。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那么,我怎么做呢?我不会先对他说,伙计,我的浇园水管是15美元买的,你得付给我15美元来买它。这件事情怎么处理?我不想要15美元——我想在灭火后要回水管。好,如果灭火后这段水管完好如初,邻居就会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水管被弄坏了,我们也无需走许多形式,而我就对他说,‘我很高兴借给你水管,但现在它不能再使用,它被弄坏了。,他说,‘一共多少英尺?,我告诉他,‘有150英尺。,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一没有损坏一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丟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演说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武器贸易方面接受订货有何作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将在武器贸易方面出台什么法案?
(3)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提出新政策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
2.简答题- (共3题)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宣言还宣布了法治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又指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6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2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3分)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4分)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宣言还宣布了法治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又指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6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2分)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3分)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4分)
5.
(历史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2年,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华盛顿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按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材料三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亳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并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3)拿破仑是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请以拿破仑采取的内外政策为例,说明“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彼此相容”的。
材料一 1782年,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华盛顿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按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材料三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亳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并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3)拿破仑是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请以拿破仑采取的内外政策为例,说明“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彼此相容”的。
3.单选题- (共6题)
6.
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7.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谈到中国文化的吸纳和传承时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立进行的……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以求生生不息。”以下能够说明中国文化“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以求生生不息”的是
①宋明时期的理学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③明清时期的陶瓷④三民主义的形成
①宋明时期的理学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③明清时期的陶瓷④三民主义的形成
A.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0.
某人认为:“吾国数千年来之社会生活,莫不受名教羁縻之苦。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创新生活,涤新道德,求为廿世纪之新国民,则必自实行其思想革命始。除昔日保守盲从之习惯,而砺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根据材料,持有上述看法的一定是
A.李鸿章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11.
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强调:如果统治者对其臣民管理不当,“他们就会因这种失职行为而丧失早先人民为着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授予他们的权力,权力就会被移交给人民,人民有权恢复自己原先的自由”。洛克要表达的意思是
A.违反政治契约的统治者会遭到人民的反抗 |
B.统治者要有管理臣民的超强能力和智慧 |
C.人民掌握着对统治者生杀予夺的绝对权 |
D.臣民的权力是自封的而非统治者授予的 |
4.选择题- (共8题)
12.
现有甲乙两船,其中甲船在某岛B的正南方A处,A与B相距7公里,甲船自A处以4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航行,同时乙船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自B岛出发,向北60°西方向航行,问{#blank#}1{#/blank#}分钟后两船相距最近.
13.
现有甲乙两船,其中甲船在某岛B的正南方A处,A与B相距7公里,甲船自A处以4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航行,同时乙船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自B岛出发,向北60°西方向航行,问{#blank#}1{#/blank#}分钟后两船相距最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