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2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百年人口预测报告: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40亿;1980年中国人口才10亿,粮食就已经短缺,要是增加到15亿,等于多出三分之一的人口来分有限的资源,中国肯定崩溃,要想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减少人口……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减少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14个省份相继取消了生育第二胎的生育时间间隔等。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材料二 再从长远看,新生人口对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使用需求,都将吸引大量的政府和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在现代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新生人口的平均素质也将不低,他们将释放的创业和创新活力更是令人振奋。最后,全面放开“二孩”也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科学化、法治化的新起点。政策将更遵循人口发展的科学规律,相关政策的落实执行也将纳入法治轨道。如此,中国人口结构的新常态转变才能更加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应该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是与时俱进。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意义。

2.论述题(共1题)

3.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807年
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76年
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1895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03年
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条流水线诞生
 
围绕“科技创新与人类文明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主题,并从上表中选择与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史实进行阐述。

3.单选题(共5题)

4.
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   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 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 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5.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D.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6.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年份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
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
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7.
有学者指出:“率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便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这种“报复”的最终结果是
A.印度传统棉纺织业破产
B.英国发动了对印度的侵略战争
C.印度开始丧失国家主权
D.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8.
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