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概括。其涵义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控制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后来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民主义的评价。(8分)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概括。其涵义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控制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后来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民主义的评价。(8分)
2.
19世纪末,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3分)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其结果如何?(2分)说明了什么?(4分)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3分)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其结果如何?(2分)说明了什么?(4分)
2.单选题- (共13题)
10.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5.
康有为称:“吾中国……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
3.选择题- (共13题)
18.对于函数y=f(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y是x的函数;
②对于不同的x,y的值也不同;
③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
④f(x)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19.对于函数y=f(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y是x的函数;
②对于不同的x,y的值也不同;
③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
④f(x)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23.
函数的三要素:{#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blank#}4{#/blank#};②{#blank#}5{#/blank#}(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4.
函数的三要素:{#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blank#}4{#/blank#};②{#blank#}5{#/blank#}(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