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
材料三 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
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材料四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1)材料一反映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的执政官是谁?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
(3)材料三中抽签选举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缺陷?
(4)读材料四,判断它可能出自古罗马哪部法律?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
材料三 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
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材料四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1)材料一反映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的执政官是谁?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
(3)材料三中抽签选举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缺陷?
(4)读材料四,判断它可能出自古罗马哪部法律?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材料三、
第一条 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源于英国哪一法律文献?该法律颁布于何时?对英国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议会有哪些自由?
(3)材料三源于美国哪一法律文献? 说明该宪法体现了什么样的理论原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材料三、
第一条 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源于英国哪一法律文献?该法律颁布于何时?对英国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议会有哪些自由?
(3)材料三源于美国哪一法律文献? 说明该宪法体现了什么样的理论原则?
2.简答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何地召开的?
(2)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什么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何地召开的?
(2)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什么理论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单选题- (共45题)
7.
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大。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
A.城邦自由传统 |
B.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 |
D.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
8.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曾说:《十二铜表法》是“必要的诗歌,小孩子可得而诵读之”。据此可知,该法
A.是口头流传的生活习惯 |
B.是古罗马专门的儿童保护法 |
C.是古罗马的成文法 |
D.是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 |
11.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内阁掌握实权 |
B.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
C.国王“统而不治” |
D.国王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
13.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14.
某条约中有这样的条款:“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应该出自
A.《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7.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8.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依据这里( )
A.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
20.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对于这次会议的概况叙述准确的有( )
①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② 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 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④ 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①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② 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 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④ 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2.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6.
《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说:“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
B.资产阶级革命 |
C.民族独立革命 |
D.资本主义革命 |
31.
(题文)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项条件中,最主要的是
A.英、葡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
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C.中国早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该文献反映了新中国推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33.
《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通过这一纲领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通过这一条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
B.遵义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D.中共八大 |
35.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
3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B.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
C.解决国家独立问题 |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
40.
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俄国实力衰落
B. 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A. 俄国实力衰落
B. 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42.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
C.大国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 |
D.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完全进入多极化时代 |
43.
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
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44.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在某些国际事务中向美国说“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
B. 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D. 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解体
B. 日本受到不结盟运动影响
C. 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D. 中日之间实现邦交正常化
46.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4